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中美加专家共探饲料配方精准营养革新,解锁降本增效新路径

2025/6/16 16:17:23胡增民收藏

培训直击:产学研联动,开启水产营养新征程

6月4日至5日,由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与河南工业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水产技术创新培训班(第一期)”在河南工业大学圆满举办。30余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饲料配方与营养管理”展开深度研讨。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张晓平、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李焕锋、教育培训学院院长刘克非等出席开班仪式,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北京代表处畜禽与水产项目主任吴昌征主持活动。

开班致辞:全球智慧赋能本土产业升级

李焕锋副校长在欢迎辞中强调:“河南工业大学作为粮食行业‘黄埔军校’,始终深耕饲料工程学科。本次培训搭建了国际技术交流与本土实践结合的平台,希望学员通过研讨提升业务水平,共同推动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他特别提到,学校将依托“培训基地”纽带作用,深化行业企业合作,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张晓平首席代表则从产业协同角度指出:“美国大豆出口协会深耕中国市场43年,始终致力于将国际前沿技术与本土需求结合。本次培训聚焦‘大豆蛋白赋能水产营养’,期待学员将所学转化为生产实践,加强行业合作,共谋可持续发展。”他透露,培训内容融合了美国大豆产业的创新方案,助力企业在成本压力下实现技术突破。

课程亮点:从理论突破到实战落地的全链条赋能

1.营养智慧:蛋白质代谢的底层逻辑革新

加拿大Guelph大学Dominique教授以“别纠结鱼种,原理是相通的”颠覆传统认知。他分享了虹鳟鱼蛋白质代谢研究在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等鱼种中的普适应用案例:“早期到中国推广技术时,曾因鱼种差异遭质疑,但越南、印尼的试验证实,加拿大三文鱼的营养规律可跨越物种边界。”其团队参与开发的IAFFD 10.0版营养需求指南,针对南美白对虾等品种提供全规格可消化氨基酸数据,填补传统NRC标准中“未测定”空白,且支持免费导出至配方软件,为全球从业者提供开源工具。

核心发现:氨基酸平衡与蛋白质利用效率具有跨物种共性,如美国豆粕表观消化率系数表现优异,粗蛋白、脂肪、总能量消化率分别较巴西豆粕高6%、4%、3%,较阿根廷豆粕高3%、1%、7%,可直接提升饲料效率,助力配方优化与成本管控。

2.原料革命:90%成本陷阱与发酵豆粕的破局之道

课程直指行业痛点:“80-90%饲料成本投入传统原料,却忽视其深度研究。”专家以“说唱演员粉发”隐喻警示:盲目追捧新型蛋白源,却对豆粕、鱼粉等原料过度加工,可能导致成本飙升而营养价值未升反降。

发酵大豆产品实证:大口黑鲈试验中,发酵豆粕成功替代30%鱼粉(鱼粉从35%降至24.5%),且生长性能(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等)未出现显著下降,验证30%鱼粉替代的可行性;越南对虾试验显示,添加10%发酵大豆浓缩蛋白可使抗病力提升,其死亡时间较对照组延迟2-4天,且生存概率整体更高,表明该添加比例可改善对虾生存表现。用15%、30%、45%和60%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虾在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挑战中表现出更高存活率

选择指南:不同菌种(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及其组合,直接决定抗营养因子去除程度、有益代谢产物(如小肽、有机酸)产出,以及最终功能(促生长/诱食/免疫)的侧重点。务必主动问清供应商所用菌种,优先选择经权威试验验证的菌种组合。

3.配方技术迭代:从经验估算到AI精准狙击

培训现场演示的云配方系统成为焦点:课程指出,国内企业仍在“算单吨成本”时,国际玩家已通过实时利润模型决策:通过设置原料安全边界→运行初始配方→分析营养冗余的智能循环,不仅实现配方成本优化,也是“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才是真利润”的生动诠释。水产料中,提倡系统实时计算最低成本组合,规避原料价格波动风险。

效率秘籍:调用“基准配方”路径(而非空白模板),10分钟完成参数设置,并链接“中国虚拟饲料原料库”,确保数据实时更新,避免因数据库陈旧导致配方失真。

成本控制:通过“可消化氨基酸模型”,揭示精准调控的重要性。在配方实操案例中,某小组因原料营养参数设置偏差,导致配方成本上升81元/吨。进一步分析发现,总赖氨酸含量在可消化值达标的情况下仍存在冗余,这一现象揭示了‘以可消化氨基酸设限而非总量’的重要性。

行业共识: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并行

课程特别强调“可持续供应链”构建:美国大豆可持续保障计划(SSAP)已覆盖99%豆农,其认证大豆可助力企业满足欧盟GMP、全球GAP、GSA(BAP)等标准,同时降低全球范围内碳排放压力。张晓平指出:“当全球资本涌向新型蛋白时,深度挖掘美豆粕等传统原料潜能仍是降本核心。”

结语:全球智慧扎根中国实践

本次培训不仅是一次技术充电,更是水产饲料行业“回归本质、拥抱创新”的风向标。正如Dominique教授所言:“科学无国界,但应用需扎根土壤。”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将持续携手河南工业大学,以IAFFD指南、豆基原料最新技术、云配方系统等创新方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中国水产产业在降本增效与可持续发展中实现双重突破。


责任编辑:王博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