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清明节的思念

2020/4/8 10:36:46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张天星)今年的清明节,仍然是春分节后15日,当北斗星斗柄指向偏南的乙位时,清明风至,桐花、麦花、柳花三花齐开,春和景明。


清明是重大的春祭节日,融自然与人文风俗为一体,亲近自然,扫墓祭祀,缅怀祖先和已故的亲人。


以往的清明节,一般我都要回到老家与兄嫂及子侄们一道到老家祠堂和父母亲坟前祭拜。今年疫情刚过,不宜聚会扎堆儿,怕是回不去,愿以此文寄托对张家先祖及祖父母、父母、大哥、五弟等已故亲人的哀思,并与家乡的子侄们共念互勉!今年的清明节,我特别怀念奶奶。奶奶喜欢种树,清明节这一天她都嘱咐父亲和叔叔要多种几棵树。奶奶喜欢两种树,一种是槐树,一种是楝树。奶奶说:“楝树好,开的小紫花香气可以熏跑蚊子。”开花时,奶奶吩咐我们将花采回来,晾干后装在布袋子里,睡觉时挂在床头,蚊子闻到楝花味儿就飞跑了。槐树呢,奶奶更爱,奶奶坚信我们是很早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那里迁移来的。槐花香味儿好闻,蒸蒸好吃,我们全家都喜欢。我小时候淘气,老用脚踢那棵槐树。有次我刚踢罢树,奶奶冷不防踢我一脚。


我痛得叫了起来:“奶奶,干吗呀?”奶奶说:“你也知道疼呀?树就不知道疼?”现在看来,奶奶虽然不识字,但她敬畏自然,崇尚自然。


今年的清明节,我还特别怀念我的妈妈。


我妈一生信佛,其实佛学的哲理妈妈也不去深究,她就牢记着佛学的核心字眼:善念。她一生与人为善,与万物为善。我小时候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主儿,没少给妈妈惹祸。上三年级时,有次放学我和两个同学一起上树掏鸟蛋,掏了4窝共8个鸟蛋,然后在西河湾点丛野火烧鸟蛋吃。晚上回去,嘴上一圈黑灰。妈妈问我,我如实招来。晚上睡觉时,妈妈循循善诱地教育我:“假若有人把你抢走了,你永远见不到妈了,会难受吗?”我说:“难受。”妈又说::“你烧吃的鸟蛋是老鸟的孩子呀,鸟妈妈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能不难受吗?”我“哇”的一声哭了:“妈,我错了,我再也不干这事儿啦。”第二天早上,妈妈给我煮了一个鸡蛋,上学走时装在我书包里:“再馋鸡蛋时给妈说,妈给你煮。”妈妈喜欢鸟,她喂鸡的时候总撒一两把秕谷给墙外的小鸟。我们院里的树上经常落满小鸟,山雀、喜鹊、吃杯茶、黄鹂等,我们堂屋的房梁上每年春分过后总有一对红嘴唇小燕子筑窝育子,春来冬去,我们全家人都喜欢它们,把它们当成我们家的南方“客人”。现在生活好了,房屋结构变了,奶奶、妈妈走了,小燕子再也不回来了。清明时节我也怀念老父亲。老父亲是我们家的台柱子,家风文化都靠父亲传承,他经常说:“祖上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丢了它家就散了,家就没魂了。”我7岁那年的清明节,父亲祭祖之后,让我妈煮一碗稠米饭,放两把黄豆,差我给牛屋送去,交给饲养员三叔喂牛。父亲说:“清明节咱家有个规矩:饭牛。老牛出力流大汗,清明时节吃好饭。一碗黄米豆干饭,饭后有劲儿可耕田。”那时候刚实行合作化,俺家的大黄牛集中在合作社统一喂养。我清楚地记得,饲养员三叔,接过米饭十分高兴,分散倒在牛槽里,让所有的牛都能吃。在父亲的带动下,不少合作社社员,有牛的、没牛的都纷纷做米饭、煮黄豆往牛屋送。父亲是个农民,无论是单干还是在大集体里,他都爱牛如命,他常说:“牛是农民的宝贝,牛通人性,你对它好,它干活也不惜力气。”父亲走了,现在村里耕地都用机器,牛也没有了,马也没有了,少了牛马,农村好像没了精神!现在,无论身居何处,我都特别怀念祖父祖母和父母亲时代朴素的农村生活,怀念瓜棚绿荫、鸡鸣狗吠的农家小院,这些都是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责任编辑:高强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