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西宁多样传统面食让你垂涎欲滴

2024/6/4 16:00:05粮油市场报收藏

□刘瑜!!!!!!!

西宁作为青海省的省会,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这也注定了西宁人与小麦、青稞等粮食作物结下了深厚渊源。面食在西宁有多少种打开方式?炮仗、面片、搅团、拌汤,总有一碗面让你念念不忘;狗浇尿、砖包城、油香、锅盔,总有一款馍馍让你“鸥水相依”;甜醅、酿皮、馓子、花花,总有一种小吃让你垂涎欲滴。

主食:一碗面展现高原风情

在青海喇家遗址,一碗“打翻”四千年的面重见天日。多年来,省会西宁凭借深厚历史底蕴,创造出的面食种类繁多,味道变化无穷。

和面、醒面,条状面剂一根一根搓圆拉细,入锅煮熟。将面条与牛羊肉、西红柿、青红椒、菜瓜、粉条翻炒,得到一锅炒拉面;翻炒时,将面条断成形似炮仗的短面条,便又是一道命名别致的炮仗面;将面剂压扁拉长,再揪成指甲大方块,煮熟后即为面片。将面片揪入羊肉汤,收获一碗羊肉汤面片;与牛肉羊肉时蔬爆炒,又成了炒面片。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看妈妈擀破布衫,每次到了扯面的环节,我都抢着帮忙,那一碗清清淡淡飘着炝葱花香味的面是记忆中妈妈的味道,个中滋味至今怀念。”市民范女士回忆道。除了破布衫,搅团、搓鱼、洋芋疙瘩这些用杂粮或糙面做成的面食是西宁人怀念的过往,其中充满了人们在贫瘠日子里对美食的向往。

“寸寸面、拌汤、扽杂皮、猫耳朵、搓鱼……西宁面食的打开方式有无数种,它们因工序不同而别名,因形状不一而叫法各异,其中总有一碗面是属于你的治愈‘良药’。”老西宁人姜振华说。

馍馍:传统面食的高原特色

在西宁,馍馍在主食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狗浇尿、焜锅、砖包城、锅盔……不仅名字独特,做法稀奇,味道更是绝佳。馍馍奶茶、馍馍菜、烤馍馍、开水泡馍馍、肉汤泡馍馍……每一种馍馍有最适合它的吃法,每一种馍馍有最完美的“搭子”。

“‘狗浇尿’,光看这名字就引起很多遐想,

甚至让人望而却步。”外地游客蔡先生说。为什么一张薄饼会被叫作“狗浇尿”呢?“其实是因为它的制作过程,在烙制狗浇尿时要边烙边沿锅的四周浇少许菜籽油,而且要反复多次地浇油,这一动作酷似小狗在撒尿。虽然名字有些奇怪,但它的味道却十分美味。”城东区一家狗浇尿饼店老板介绍说,西宁人喜欢用狗浇尿卷各种炒菜,如酸辣土豆丝、酸菜粉条、虎皮辣子等,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卷白糖吃。

在西宁,馍馍的模样千姿百态,品种繁多。焜锅馍馍的外表呈金黄色,闻着香气扑鼻,吃起来外脆里嫩;油香的炸制过程不仅对面和油有很高的要求,火候的掌握尤为重要;砖包城用白面包裹着青稞面,混合胡麻油、香豆粉等配料的特殊香气,别有一番风味;如巨型花馒头般的大月饼每一层都有不同的颜色和口味,五色俱全、饱满香甜……不仅是每饭难离的主食,馍馍还是西宁人逢年过节、串亲访友时常携带的传统礼品。

小吃:粮食做法的独特呈现

“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两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顶顿饭”。青稞作为西宁特有的农作物被做成各种各样的美食,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甜醅。“西宁人的谚语说‘给嘴解馋,甜醅当先。’甜醅是用青稞发酵而成的风味甜食,粒粒饱满,酒曲配料适中,醇香扑鼻,入口醅甘汁浓、绵软可口,夏天吃它能清心提神,冬天食用则能温心养胃。”一家老字号甜食店老板介绍说。

“‘站在酿皮摊,口水淌不断。’黑酿皮的原材料是青稞面,白酿皮的则是小麦面,酿皮配上辣椒、陈醋、韭菜、芥末等调味料,就成了一碗酸酸辣辣的‘开胃菜’。”“面粉加鸡蛋、盐或糖、黑芝麻等辅料和成面团,再擀成面皮下锅炸至金黄酥脆,我从小到大最爱的零食———炸麻叶就做好了。”“炸花花凝聚了西宁人的巧手和智慧,先将各种食材按颜色不同分别混入面中,做成一张张面饼,然后叠在一起,撮成长条后,切成薄片入锅炸透即成,炸好的花花像极了美丽的花瓣,图案考究,样式纷繁。”西宁是一座站在碳水宝塔上的城市。除了正餐,各种小吃的原材料都离不开粮食。炸麻叶、炸苦荞片、馓子、花花、酿皮……随便哪一种都会让你垂涎欲滴,足以见得西宁人将对面食的热爱演绎得炉火纯青。西宁味道,始于面,忠于面,不止于面。


责任编辑:周静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