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国:三个短板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2017/12/11 15:41:17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11月30日,2017年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司长李伟国在会上讲话指出,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短板主要表现在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不配套和适宜机械化的基础条件建设滞后三个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推动和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机械化保持较快发展。2016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9.7亿千瓦,预计今年将突破10亿千瓦,较2012年同口径增长20%以上。农机科技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大马力、高效率、高性能和复式作业机具保有量快速增加,我国稳定地成为世界第一农机制造大国和使用大国。2016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2%,比2012年提高8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将超过66%。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玉米生产机械化率超过80%,甘蔗、棉花、油菜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有了突破性进展,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由千百年来以人畜力为主转到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2016年全国农机户和农机服务组织总数达到4200多万个。跨区作业、代耕代种、全程托管等农机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促进了小农户与机械化大生产的对接,推动了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但是,与现代农业发展新需求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李伟国指出,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三高三低”:从作物上看,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较高,棉油糖等经济作物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较低;从区域上看,北方平原地区的机械化水平较高,南方丘陵山区的机械化水平较低;从产业上看,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较高,而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果菜茶、设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发展不充分表现为“三多三少”:小马力、中低端机具多,大马力、高品质机具少;单项农机作业的技术多,集成配套的农机作业技术较少;小规模自用型农机户较多,大规模专业化农机服务组织较少。发展不充分的主要特征是作业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低,农机化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李伟国表示,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短板主要有三个:一是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目前我国能生产的农机产品近4000种,仅为世界农机种类的一半,中高端产品不多,缺门断档和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并存,机具的可靠性、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一些领域特别是经济作物生产还存在“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问题。二是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不配套。推进农业机械化是个系统工程,受多方面制约,我国还存在农机和农艺融合不够等情况,品种选育、栽培制度、种养方式、产后加工与机械化生产的适应性有待加强,集成配套的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研究有待加强。三是适宜机械化的基础条件建设滞后。我国许多地方特别是丘陵山区,田块比较细碎,机耕道路缺乏,加上种植经营分散,导致“有机难用”和机具使用效率低。机具停放库棚设施缺乏,常年风吹日晒雨淋,影响了机具使用和寿命。农机“下田难”“存放难”和“保养难”问题比较突出。
李伟国强调,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新时期新起点推进农业机械化,关键要靠创新来转变生产方式。通过农机化科技创新,加快补齐装备技术短板,驱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要以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增产增效并重、生产生态协调为基本要求,解决“有没有”与解决“好不好”并重,主攻短板机具、高端装备与主攻技术集成、配套推广结合,全力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为推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装备供给和技术支撑。
原标题:三个短板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来源:农机化导报
责任编辑:武洋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