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早稻收购高峰临近 米粉企业或成新主角

2017/7/31 16:19:08粮油市场报收藏

2018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

52.00

12.jpg

受种植面积减幅较大、连续阴雨天气等因素影响,江西今年的早籼稻收购市场在7月初就开始暗潮涌动,各收购主体入市意愿较强,至7月中旬,市场已弥漫着硝烟味。  

早籼稻市场变化主因  

种植面积出现较大减幅。目前,江西2017年早籼稻种植面积还未正式公布,但根据一些地区的非官方数据显示,今年的早籼稻种植面积将同比出现较大减幅,将是近年来的最大减幅。种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双改单”呈持续扩大趋势;农田逐渐集中变相减少面积;工业占地和改种经济作物挤占;部分农田出现抛荒。  

雨水过多影响产量和质量。今年6月中下旬,受台风影响,南方大范围持续降雨,对正处于抽穗扬花灌浆阶段的早籼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部分受灾严重的县市甚至出现了大幅减产,灾情较为严重。同为早籼稻种植大省的湖南今年遭受了雨水泛滥的影响,灾情影响性甚至总体超过江西省。  

另外,病虫害偏重频繁发生,根据了解,今年的早籼稻打药时间同比提前,次数多一到两次。  

通过对一些已收割完毕的种粮农户了解,受前期过多雨水天气影响,今年的早籼稻亩产同比下降5~10%;多个加工企业和收购粮库表示,通过样品检测显示今年的早稻未成熟粒较多,出糙率偏低,收购质量把控难度加大,收购难度增加。  

各级储备收购量保持高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各级储备的早籼稻收购量继续保持高位,多个省份的收购量创新高,同比出现超过5%的收购量增幅。同时,江西周边广东、福建、广西、安徽、湖北省份来赣大量采购早稻储备轮换,将加大江西省早稻市场的供给压力,市场相对平衡秩序将进一步打乱。  

去库存拍卖影响甚微。2017年5月17日,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开始增加稻谷销售计划,其中包括第一次拍卖2016年产稻谷。此次加大拍卖数量和增加品种是在稻谷市场需求较旺的背景下开展的,也意味国家去库存大幕正式拉开。但市场反应不强烈,根据多个批次的拍卖显示,成交量和成交率均偏低。  

拍卖成交量少主要原因还是拍卖底价的定位不准。截至6月底,江西市场陈稻粮源已极为紧张,为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加工企业急需采购原粮补充库存,期望国家稻谷进一步加大去库存力度。  

陈粮市场形势出现好转。新粮方面,江西大部分地区在中晚稻托市后期,经纪人上门收购从130~135元/百斤上涨至135~140元/百斤。至今年三四月市场粮源已基本清空,处于有价无市状态。  

陈粮销售方面,由于市场新粮趋紧且价格偏高,加工企业采购陈粮的热情较高,陈粮行情自年初以来一直向好,各级储备轮换销售价格均出现3~5元/百斤不同程度上涨,部分质量较好的陈稻同比出现大幅上涨,涨幅可达5~10元/百斤。同时稻谷价格差在拉大,主要体现为优质优价、新陈价差大等,品种间和年份间的价差均存在较大差价,市场价格分明。  

在陈稻谷市场出现好转的传导下,势必影响今年的早籼稻收购价格和农民售粮心理,进而推动今年的早籼稻收购市场发生变化。  

米粉企业或入市收购新早稻。米粉已成为一种需求量大、经济实惠的快餐食品。市场上销售的陈早稻(一般需要圆粒型或短粒型)主要是作为米粉加工,而新早稻米由于其直链淀粉含量等主要指标对出粉率影响较大,一般不直接用来加工米粉,所以大米加工企业一般不直接参与新早稻的收购。因此,在一些地区陈早稻的销售价格甚至明显高于同年份的中晚稻,尤其是圆粒型的早稻,更受加工企业欢迎,有着较大的价格优势。  

如今,米粉生产企业为应对和改变这种状况,对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可以用新早稻进行米粉加工,目前该工艺已基本成熟,正处于推广中。因此,今后新早稻的收购将有更多的大米加工企业参与,进而加剧市场竞争程度。  

后期行情分析  

综上所述情况,尤其是多方收购主体预期较为一致的情况下,江西的早稻收购市场已是硝烟味弥漫,在后期或将出现以下几种收购形势:早籼稻收购价格或将稳步上涨。  

目前,江西省内各收购主体已基本展开收购,收购高峰预计在7月底或8月初出现;粮食经纪人上门收购主流价格在122~127元/百斤,以质论价,潮粮收购价格在95~105元/百斤,同比均出现上涨;一些储备粮库点轮换收购价格已超过托市价130元/百斤,较开秤价已出现上涨。随着早籼稻的大量上市,各收购主体为争夺粮源,势必出现价格波动,将推动早籼稻的价格出现上涨。在收购后期,局部粮源紧张地区收购价格将临近或高于最低收购价的最高价130元/百斤。  

最低收购价或将在局部地区启动,启动地区将主要集中在一些粮源充足、仓容相对紧张的地方,但今年的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收购总量或将同比出现大幅下降。  

农民或将出现较强的惜售心理。  

同时,早稻的售粮情况将直接影响中晚稻的售粮情况,推动中晚稻收购市场出现一些变化。  

收购周期将大幅缩短,收购速度是关键。据调查,40~60%的农户在收购价格合理的情况下愿意出售潮粮,加上天气因素助推,潮粮出售比例在逐年升高,粮食流通速度加快,收购时间缩短,上市时间相对集中。因此,早籼稻收购量的多少主要看各收购主体的收购速度和前期准备工作情况。  

今年早籼稻收购价格的上涨,或将对不断下降的早籼稻种植面积起到企稳作用,进而推动农民调整种植品种结构,种植市场欢迎的质优价优品种,在农民实现增收的同时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议:潮粮干粮同步收购  

一是制定多种收购方案,潮粮和干粮同步收购,加强市场形势预判,做好应对方案,确保阵脚不乱;二是积极与粮食经纪人、种粮大户、烘干企业沟通,签订收购合作协议,多渠道把控粮源;三是适当开展合同订单收购,同时根据其他地区粮源情况,采取跨区域收购,合理利用资源,确保收购任务完成。


责任编辑:wuyang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