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早稻市场低开高走后期仍有上行空间

2018/8/9 11:28:31粮油市场报收藏

随着各市场主体持续入市收购,早稻价格呈现低开高走态势。  

目前早稻仍处于市场化收购阶段,价格相对较低,但随着市场信心的增强,后期走势仍可看高一线。  

近期,国内稻米市场继续保持平淡走势,各方关注焦点转向早稻。7月下旬,国内早稻收获逐步进入尾声,上市量也不断增加。  

收获基本结束上市数量增加  

南方主产区自“出梅”以来,天气持续晴好,对早稻成熟及收割十分有利。由于机械化收割比率提升,今年早稻收割进程也相对较快,目前江南和华南大部早稻已收获,部分地区进入尾声,如湖南省早稻收割已基本结束,机收率达到97%以上。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7月份预计,2018年全国早稻种植面积为519万公顷,同比减少27.3万公顷,减幅5%;全国早稻总产量为3040万吨,同比减少104万吨,减幅3.2%。由于天气晴好,对早稻晾晒十分有利,早稻上市量也不断增加,加上烘干设备不断普及,湿稻收购比率也有所提升,因此,今年早稻集中上市期有望提前。由于早稻产量下降,收购期延长,预计今年早稻旺季日最高收购量可能低于以往年度。  

市场逐步活跃价格低开高走  

今年早稻上市之初,开秤价格普遍偏低,有的甚至接近2000元/吨,湿稻收购价仅1500元/吨左右,不但低于小麦收购价格,甚至与玉米价格接近。部分农户一度出现恐慌性抛售现象,出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部分产区甚至下降400多元/吨。但在看到早稻大幅减产和最低收购价支撑等有利因素后,部分先知先觉的经销商或经纪人开始悄然入市,试水早稻收购。  

由于早稻大幅减产,前期收购价格偏低,农户惜售心理较重,卖压不高,在收购主体不断入市后,收购价格开始逐步走高。同时,当前早稻收购价低于最低收购价,部分粮库担心后市价格走高,也开始入市收购,以锁定成本,推动早稻市场逐步活跃。  

监测显示,7月下旬,江西吉安早稻湿粮(含水30%左右)收购价为1600元/吨,比开秤价上涨100~140元/吨,折干粮(水分14%左右)2200~2250元/吨;永新粮食经纪人上门收购湿早稻价格为1600元/吨,比前期上涨140元/吨;吉水三级新早籼稻收购价2500元/吨,比前期上涨200元/吨;抚州新季早稻湿粮收购价1620~1680元/吨(折干粮2220~2300元/吨),比上周同期上涨20~40元/吨,  

优质品种“湘早籼45号”收购价2480元/吨(水分15%左右),保持稳定;南昌三级新早籼稻收购价2360元/吨,渝水三级新早籼稻收购价2200元/吨,均与上周持平;新余湿粮收购价1500~1760元/吨,干粮收购价为2200~2300元/吨,质量较好的2360元/吨。湖南常德2018年新季早籼稻收购价2140元/吨,2018年新季早籼米出厂价3280元/吨,长沙三级新早籼稻收购价2350元/吨,均与上周同期持平。广东肇庆三级新早籼稻到厂价2620元/吨,下降30元/吨。  

当前依然偏低仍有上涨动力  

虽然近期早稻收购价较前期有所上涨,但当前收购价仍低于今年2400元/吨的最低收购价。  

在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期内,预计稻米市场被拉回到托市价附近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后期早稻价格仍有继续上涨的动力。而随着新稻价格的上涨,前期市场主体较为悲观的心理已有所改观,入市意愿增强。  

在今年早稻产量继续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在早籼稻价格回升到最低收购价之前,预计部分农户惜售心理会有所抬头,这将有助于早稻收购价的回升。由于今年新稻价格偏低,新出的早籼米价格较低,性价比较高,将会刺激市场需求增加,有助于提升新稻价格。  

7月19日~20日,广东肇庆国家粮食储备库委托采购2018年产圆粒型三级早籼稻成交价2700元/吨(散装),揭阳普宁市储备粮公司委托采购2018年广东产圆粒型三级早籼稻,成交价2805元/吨,也较前期有所上涨,这将推升市场看涨心理。  

供应相对充足市场走势平淡  

除2013~2014年产政策性早籼稻因新稻上市暂停拍卖外,目前政策性稻谷销售仍旧维持前期节奏不变。本周计划销售政策性稻谷280万吨,实际成交13.6万吨,比上周减少7.1万吨;成交率4.6%,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2013年产稻谷全部流拍,2014年产稻谷成交7.6万吨,2015年产稻谷成交3.2万吨,2016年产稻谷成交0.8万吨,2017年产稻谷成交2万吨。  

截至7月24日,国家通过竞价交易平台已成交政策性稻谷700.6万吨(不含定向销售),占2017年全年拍卖成交量的七成左右。政策性稻谷大量投放,加上地方储备稻谷轮出,稻谷市场供应充足,而大米需求仍较平淡,因此,稻米市场上涨动力不足。  

同时,由于当前稻谷市场价格与加工企业对拍卖稻谷的采购成本基本接近,大米价格也难以继续下调。但随着近期新季早籼稻的低开上市,对中晚稻市场也构成一定压力,企业库存稻谷意愿更低。  

预计后期中晚稻市场仍将维持偏弱走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7月下旬,江苏泰州地区2017年产普通粳稻收购价为3000元/吨,大米出厂价为4080元/吨,与7月初持平;湖南常德地区大型加工企业2017年产“黄华占”稻谷收购价为2840元/吨,下降40元/吨;安徽巢湖地区2017年产“丰两优”稻谷到厂价为2560元/吨,下降20元/吨,“丰两优”大米出厂价为4140元/吨,下降40元/吨。  

销区市场大米价格继续保持稳定。北京地区东北大米批发价4800元/吨;上海地区优质江苏粳米批发价4700元/吨,普通安徽粳米4540元/吨;杭州地区优质江苏粳米批发价4560元/吨,普通东北大米4900元/吨;广州地区普通早籼米批发价3650元/吨,普通晚籼米4170元/吨。  

内外价差缩小大米进口下降  

春节以来,随着国际大米价格上涨和国内大米价格持续走弱,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范围扩大,国内大米与国际大米的价差持续缩小,进口利润缩水,风险增大,导致今年上半年大米进口水平也持续下降,净进口大米大幅减少。  

海关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18年6月份我国大米进口量为17万吨,同比减少43.4%;1~6月进口大米178万吨,同比减少16.7%。6月份我国大米出口量为16.4万吨,同比增加7.9%;1~6月大米出口77万吨,同比增加34.4%。由于进口减少,出口增加,上半年大米净进口量继续下降,只有101万吨,是近6年来最低水平。  


责任编辑:戚燕娣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