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2019年中国大豆市场分析
2020/2/27 10:22:37粮油市场报收藏
四、2019年中国大豆市场分析
【内容提要】
2019年, CBOT美豆指数全年在801-970美分/蒲式耳的区间内窄幅震荡。全球供应方面,巴西大豆产量继续增加,阿根廷大豆恢复性增产,美国大豆因播种期和收获期天气恶劣引发产量大幅下降。全球需求方面,亚洲多国爆发非洲猪瘟疫情,生猪养殖业受到重创,大豆需求同比下降,中美贸易战虽贯穿全年但已趋于缓和,中国对美豆进口开始阶段性恢复。综合看来,2019年全球大豆依然处于供大于求的格局,但期末库存和库存消费比已经开始同比下降。国内方面,受种植面积和单产同步提升的影响,2019年中国大豆产量同比继续增加,但2019年进口大豆供应偏紧,临储大豆去库存已经结束,政策供应压力的消除,加之国内食用大豆需求增加,提振国产大豆市场价格在四季度大幅走强。豆油方面,东南亚棕榈油减产和生物柴油计划引发棕榈油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大豆进口和压榨量较2017年峰值明显减少,豆油供应相应减少,国内非洲猪瘟疫情导致豆粕需求不佳,油粕比持续反弹,豆油价格创出两年新高。
展望2020年国际市场大豆和豆油价格走势,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和库消比下降令大豆供需基本面好转,但仍然处于供过于求的过剩格局。中美签订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令全球大豆贸易重回正轨,提振美豆出口竞争力,美豆期价交易区间相应上移。但上半年厄尔尼诺不活跃天气将令天气缺少炒作题材,加之美豆面积增加,南美丰产上市,大豆期价上半年走势仍不乐观,下半年美豆生长进入关键期,中国需求逐步复苏,期价走势或有转机。
美豆进口壁垒消除后,国内进口大豆短缺的现象将获得缓解,中美贸易协议对中国进口美国农产品增加额度的规定将会增加包括国产大豆在内的农产品价格的下行压力。缺少了贸易战题材,农产品价格内强外弱的异常现象将难以发生,内外盘联动将会增强。中国需求的恢复程度对全球大豆消费产生重大影响。国产豆方面,临储大豆库存拍卖完毕,完全市场化的背景下,资金对豆一品种的做多动力较大。但随着猪肉价格的逐步回调,食用植物蛋白需求增幅可能下降,市场或将重回供过于求的局面,这将限制国产大豆期现货价格的上行空间。
豆油方面,除了重点关注东南亚棕榈油在生物柴油领域的消费情况,2020年国内养殖业复苏情况将会影响油粕价格比走势,预计2020年油粕比价格走势先涨后跌,上半年豆粕价格仍将偏弱,而豆油价格仍将偏强,下半年随着国内养殖业的复苏和东南亚棕榈油供应增加,豆油价格将会出现回调走势。
一、2019年国内大豆供求情况分析
(一)大豆生产
2019年国内大豆播种面积继续增加,单产同比提升,大豆产量同比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豆大豆播种面积1.40亿亩(93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382万亩,同比增长10.9%。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一区”大豆面积增加量占全国增加量的9成以上,尤其是黑龙江省大豆面积增加1068万亩,占全国增加量的77.3%。大豆单产129公斤/亩(1.94吨/公顷),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2.7公斤,同比增长2.2%。大豆产量362亿斤(1810万吨),比上年增加43亿斤,同比增长13.3%。
2019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延续2016年以来的回升态势,连续第四年增加。由于国家政策引导农户减少玉米种植面积,东北三省一区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大幅高于玉米,使得大豆种植面积同比明显增加;由于今年国产大豆播种及生长期天气理想,单产创下历史新高,综合导致2019年国产豆产量大幅度增加,创下仅次于2005年的历史次高水平。
1980-2019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980-2019年我国大豆单产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2019年我国大豆、食用油进口情况
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总计进口大豆8851.1万吨,较2018年的8803.7万吨增加47.4万吨,同比增幅为0.5%。2019年我国总计进口食用植物油953.3万吨,较2018年的629万吨增加324.3万吨,同比增幅高达51.56%。
2004-2019年我国大豆进口量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从年度数据来看,2019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较上年同比略增,主要原因是由于中美贸易战缓和,中国恢复进口美国大豆。尽管2019年国内饲料养殖需求大幅下降,但2019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与2018年基本持平,部分进口大豆进入国家储备,并未流入国内市场。
2019 年我国食用油进口连续两年增加,原因如下:第一,2019年国内大豆进口和压榨量较2017年峰值明显减少,豆油供应相应减少;第二是,2019年中加关系紧张,导致菜籽进口同比减少,加之临储菜油库存已经基本销售完毕,菜油供应同比减少;第三,东南亚棕榈油减产和生物柴油计划引发棕榈油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植物油价格整体上涨,中间商环节囤货需求增加。
(三)2019年我国大豆收购、拍卖及情况
(1)大豆收购量同比增加
2019年新豆上市后的市场收购主体心态乐观,市场收购进度较上年明显偏快。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截至12月31日,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大豆225万吨,同比增加33万吨。
(2)临储大豆去库存基本结束
2019年临储大豆拍卖累计成交58.1万吨,同比减少142.6万吨。2019 年国家临储大豆拍卖进入尾声,市场看涨情绪较为严重,买家对低价临储大豆接受程度较高,后期拍卖成交率一直接近100%,反映了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市场供需偏紧的情况。
(3)DDGS反倾销持续,进口继续减少
我国从2018年1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征收反倾销税及反补贴关税,税率分别为42.2%-53.7%和11.2%-12.0%不等,征收期限为五年。这导致我国进口美国DDGS的成本大幅度提高,同时进口现货价格大幅高于国产DDGS。从下图数据可以看出,由于我国进口DDGS大部分从美国进口,2019年我国DDGS进口量同比继续下降,2019年1-12月份中国进口DDGS数量为123万吨,较上年全年下降25万吨,降幅高达16.9%,是2008年我国开始进口DDGS以来的新低数量。
2020年中美两国就贸易问题达成协议,美国DDGS进口松绑迫在眉睫,预计2020年DDGS进口量将会大幅度增加。
2008年-2019年我国DDGS进口量
单位:千吨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四)大豆需求
2019年国内非洲猪瘟疫情持续蔓延,生猪养殖业受到重创,生猪存栏大幅度下降,大豆的饲用需求同比明显下降。农业农村部公布2019年10月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生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41.4%。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上升0.6%,同比下降37.8%。随后的11月和12月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连续环比上升,但年底存栏依然处于历史低位。
2019年大豆的食用需求继续增加,受到国内肉禽蛋奶等动物蛋白价格全面上涨的影响,大豆的植物蛋白食用需求增幅较往年扩大,增幅应在6-8%,较往年增加3-4%。
综合看来,在食用需求增加和饲用需求下降的综合影响下,2019年国内大豆需求维持下降趋势。美国农业部预计2018/2019年度我国大豆需求为1.21亿吨,较上年度下降793万吨。
2004-2019年我国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量
数据来源:国家农业农村部 南华期货
(五)2019年国内外大豆市场行情回顾
2019年国内外大豆市场价格呈现上半年脱节,而下半年趋同的走势。国际市场大豆期货走出了先涨后跌再涨、价格重心小幅上移的走势,年末美豆指数在940美分/蒲式耳上下震荡;2019年年初中美贸易战趋于缓和,美豆期价震荡上扬,5月在中国采购不及预期和南美大豆丰产上市的利空打压下,期价跌至年内低点801美分/蒲式耳,随后在美豆播种期恶劣天气的利多影响下触底反弹,年末在中美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利好提振下震荡上扬。2019年上半年美豆油价格震荡走低,下半年受到棕油产量下降和生物柴油需求增加的影响,美豆油期价一路震荡走高。
国产大豆方面,2019年上半年国产大豆市场价格呈低位区间震荡的走势,价格走势与外盘走势背离,5-6月大豆供应青黄不接,大豆期现货价格出现阶段性上涨,但受到供给充足和大豆临储拍卖的利空消息的打压而回落。年底在关内大豆价格持续上涨和国储提升大豆收购价格的利多引领下,期价上冲至4100元/吨上方。
2019年CBOT美豆指数走势图
单位:美分/蒲式耳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2019年大连商品交易所豆一指数走势图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二、2020年大豆市场展望
展望2020年国际市场大豆和豆油价格走势,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和库消比下降令大豆供需基本面好转,但仍然处于供过于求的过剩格局。中美签订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令全球大豆贸易重回正轨,提振美豆出口竞争力,美豆期价交易区间相应上移。但上半年厄尔尼诺不活跃天气将令天气缺少炒作题材,加之美豆面积增加,南美丰产上市,大豆期价上半年走势仍不乐观,下半年美豆生长进入关键期,中国需求逐步复苏,期价走势或有转机。
美豆进口壁垒消除后,国内进口大豆短缺的现象将获得缓解,中美贸易协议对中国进口美国农产品增加额度的规定将会增加包括国产大豆在内的农产品价格的下行压力。缺少了贸易战题材,农产品价格内强外弱的异常现象将难以发生,内外盘联动将会增强。中国需求的恢复程度对全球大豆消费产生重大影响。国产豆方面,临储大豆库存拍卖完毕,完全市场化的背景下,资金对豆一品种的做多动力较大。但随着猪肉价格的逐步回调,食用植物蛋白需求增幅可能下降,市场或将重回供过于求的局面,这将限制国产大豆期现货价格的上行空间。
豆油方面,除了重点关注东南亚棕榈油在生物柴油领域的消费情况,2020年国内养殖业复苏情况将会影响油粕价格比走势,预计2020年油粕比价格走势先涨后跌,上半年豆粕价格仍将偏弱,而豆油价格仍将偏强,下半年随着国内养殖业的复苏和东南亚棕榈油供应增加,豆油价格将会出现回调走势。
1.2019/2020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同比下降。根据美国农业部2020年1月供需报告数据显示,由于需求增幅大于供应增幅,2019/2020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将从2018/2019年度的110276千吨下降至96672千吨,同比下降12.34%。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由18.28%下降至16.22%,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依然处于偏高水平,显示供过于求仍将持续,但期末库存和库存消费比触顶回落,说明大豆的供需基本面有好转的迹象。
2011/2012-2019/2020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消费比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2.中国大豆消费量和进口量逐步复苏。根据美国农业部2020年1月供需报告预计,2019/2020年度中国大豆消费量为122555千吨,较2018/2019年度的121571千吨增加984千吨。预计2019/2020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预计为8500万吨,同比提高2.98%;而2018/2019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为8254万吨,同比减少12.28%。
2019/2020年度美国大豆周度出口量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3.美豆出口竞争力增强。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1月9日,2019/2020年度(始于9月1日)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大豆出口装船量为983.9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47.4万吨。迄今美国对中国已销售但未装船的2019/20年度大豆数量为155.0万吨,去年同期为301.0万吨。2019/2020年度迄今为止,美国对华大豆销售总量(已经装船和尚未装船的销售量)为1138.8万吨,较去年同期的348.4万吨提高226.9%。
由于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规定中国在未来两年内增加进口4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作为农产品销售中的主要品种,未来两年美豆出口销售量将会受到中长期提振。
4.2020/2021年度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增加。一是由于2019/2020年度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因种植期恶劣天气而大幅下降,2020/2021年度种植面积预计将会恢复性增加,二是中美贸易协议签订对美豆出口需求长期利好,使得美国农户对大豆种植信心增加,三是当前CBOT市场大豆/玉米比价关系中处于高位,显示大豆种植比较收益较高。
5.未来天气处于厄尔尼诺不活跃状态。2019年北半球春季全球可能维持中性天气。澳大利亚气象局2020年1月7日的厄尔尼诺 - 南方涛动(ENSO)报告显示,当前天气是厄尔尼诺不活跃状态,大部分的天气模型均预测南半球秋季(即北半球春季)中性天气将会维持。中性天气下,北美和南美大豆主产区出现大的灾害性天气概率较低。
厄尔尼诺现象状态追踪(截至2020年1月7日)
数据来源:澳大利亚气象局
6. 巴西大豆汇率竞争力依然较强。
2019年巴西雷亚尔兑美元维持低位震荡走势,令巴西大豆汇率竞争优势凸显,2020年如果美元走强,巴西雷亚尔走弱,将会增加巴西大豆的竞争力,提振巴西大豆的销售进度,进而对美豆出口及价格产生冲击。
CBOT大豆/玉米比价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南华期货
巴西雷亚尔对美元汇率走势
数据来源:新浪财经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 杨京)
责任编辑:戚燕娣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