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陕西:“优质粮食工程”促产业转型升级(二)

2019/7/19 16:48:23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陕西粮农集团:“中国好粮油”示范行动成效显

陕西粮农集团通过整合粮油产业资源,对优质粮资源集约利用,创建“五个五·全流程”中国好粮油示范模式,带动陕西省优质粮油生产基地、优质粮油流通体系建设,打造优质粮油品牌,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提高绿色优质粮油产品的供给能力。

陕西粮农集团是陕西省委、省政府于2012年成立的陕西粮农行业省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主要从事农业种植与养殖、粮油收储与贸易、粮油食品工业、粮油食品销售与物流服务和产业金融服务。

2017年6月,陕西粮农集团成为全国首批“中国好粮油”省级示范企业。截至同年11月底,集团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

“我们要把‘中国好粮油’示范行动作为推进陕西省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和重要抓手。”陕西粮农集团董事长王东锋多次在集团会议上强调。

“五个五·全流程”

陕西粮农集团2017/2018年度优质粮食工程中省补助资金共计7950万元,其中“中国好粮油”示范项目资金6850万元,企业自筹2150万元,工程共涵盖5大项18个子项。

陕西粮农集团副总经理潘智炎向粮油市场报记者介绍说,集团践行“中国好粮油”示范行动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中省资金投入,激活集团发展内生动力,整合全集团粮油产业资源,加大对优质粮资源的集约利用,大力创建“五个五·全流程”中国好粮油示范模式,带动陕西省优质粮油生产基地、优质粮油流通体系建设,打造优质粮油产品及品牌,积极引导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提高绿色优质粮油产品的供给能力,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要。

潘智炎对“五个五·全流程”的创新示范模式进行了阐述:“‘五个五’即围绕构建好种子、好原料、好加工、好产品、好营销‘五好’粮油产业链,开辟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服务、统一收获、统一收购‘五统一’订单种植基地,形成分产地、分品种、分等级、分价格、分仓位‘五分开’分类收储体系,打造优质面粉、大米、油脂、杂粮、主食‘五大’好粮油产品线,建设品牌、渠道、平台、终端、物流‘五位一体’营销示范体系。‘全流程’即健全覆盖生产、采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全流程’质量控制及可追溯体系。”

订单粮促增收

2015年,富平县启动优质小麦订单10万余亩。2016年,集团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产销对接服务,优质小麦订单面积达到50.35万亩。2017年,借力“中国好粮油”示范行动政策支持,集团在关中地区16个粮食主产区(县)发展优质小麦订单种植109.18万亩。同时制定《“中国好粮油”订单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在蒲城、大荔、华州、武功、兴平建立了5个标准化订单种植示范基地。截至2019年3月底,在陕西省关中粮食主产区县、榆林靖边、汉中西乡等地完成优质小麦、玉米、油菜籽等品种订单种植面积达到223.8万亩,合作主体达到239家,覆盖关中地区21个区县,涉及农户49万户,促进农民增收2100余万元。

潘智炎说,优质小麦订单种植可促使农民增收20%以上,集团收购时又实行优粮优价,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线上线下齐营销

“为打造‘五大’优质粮油产品线、全面促进粮油加工产品结构提质升级,2017年,集团投入2000余万元,对‘中国好粮油’示范工程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管理提升等项目进行支持。”潘智炎说。

2017年,在“中国好粮油”营销示范行动中,陕西粮农集团投入3000多万元,围绕产品市场全面推进“五位一体”营销示范体系建设。

2018年,陕西粮农集团已建设20个“中国好粮油”线下示范店,在大型住宅小区、商务楼宇设置50个自助销售设备,在大型商超开设50个以上销售专柜,开展“好粮油”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学校活动及广告、新闻媒体宣传百余次。



富平县:政企联手“优质粮食工程”落地有声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辖16个镇(街道),总人口82万,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全国“奶山羊之乡”“中国柿乡”。

富平县耕地面积110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年粮食产量9亿斤,年可提供商品粮3亿斤左右;现储各级储备粮2.77亿斤;境内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户(陕富面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户(西瑞面业);现有各类粮食经营主体139个,年粮食经营量16亿斤,加工转化能力12亿斤,粮食流通市场活跃。

2017年,富平作为陕西省“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编报了“优质粮食工程”三年规划(2017—2019年)和3个子项实施方案,计划总投资2.7亿元,均已获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财政部核准。

政府重视精准规划

“富平把‘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建设的相关工作当作全县重点工作来抓,为此专门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主管县长任副组长,粮食、财政等11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富平县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富平县粮食局局长胡大鹏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

“为做好‘中国好粮油’示范县相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最终确立了具体的项目内容、工作方式和目标。”胡大鹏介绍说,富平最终决定将“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项目和粮食产后服务中心项目与正在实施的一批涉粮、涉农项目对接,打造生产、流通、消费的“三驾马车”。

“最终还是为了让‘种粮农民种好粮、收储企业收好粮、加工企业产好粮、人民群众吃好粮’。”富平县粮食局办公室主任陈文奇说道。

胡大鹏说,这也正是我们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将示范县和服务中心项目有机结合,打好“富平小麦”“富平面粉”两个公共品牌,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立促农增收长效机制,通过发挥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引领作用,推动粮食生产由重产到重质重效转型,促进城乡居民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助推粮食产业经济实现提质增效。

陈文奇介绍说,所谓“‘优质粮食工程’三年规划”,就是“一年打基础、二年建体系、三年达目标”。2017年主要是打基础阶段,项目计划投资6312.50万元,其中中省补助3375.00万元,企业自筹2937.50万元。

接着,富平县粮食局最终确定由陕富面业和秦力面业共同作为示范企业来实施示范县项目,由陕富面业、和璟源农业及科农合作社、聚丰荣合作社、兴社合作社实施产后服务中心项目。

政企联手共同发力

胡大鹏掰着手指,给记者讲起富平县在“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的资金投入:富平县2017年度投资4500万元。项目分为政府实施和企业实施两部分,政府负责实施部分投资730万元;而企业负责实施部分,投资3770万元。

富平县粮食局首先选取260户,作为优质粮油统计调查及品质测评点,全面掌握富平县粮食品种、品质、产量等基础资料和数据。确定创建“富平小麦”“富平面粉”两个区域公共品牌,扩大富平小麦、面粉市场影响力。

企业负责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优质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科技研发及平台建设,优质粮油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等5个方面。目前,富平县已完成订单粮食收购30万亩,15个实体店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天猫旗舰店、京东云网络平台已建成运营,购置配送车1台,糖尿病专用粉已完成配方改进,省级品牌创建申报工作已完成,加工技改已完成,质量追溯体系相关设备购置等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项目实施后,该县的优质粮食优质品率提高至30%以上。

在粮食产后服务中心项目上,2017年度投资1312.50万元,其中中省补助525万元、企业自筹787.50万元。2018年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成后,积极开展为农“五代”服务。共解决群众储粮难3260户,为农代储粮食21800吨,清理清杂粮食27500吨,代运输粮食1500吨,晾晒粮食9560吨,代销售粮食3500吨,通过整理晾晒减少农民损失38.12万元,粮食产后损失率由每年3.5%以上降低至2%以下,增加企业效益140万元,绩效评价被县财政局评为优良工程。

截至目前,“优质粮食工程”三个子项目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县财政局、粮食局组织了初验、复验,县审计局对工程进行了全面审计并出具了审计报告。


临渭区:多方合力筑牢“优质粮食工程”

渭南市临渭区总人口100万,耕地面积112万亩,2017年,全区粮食收获面积120.55万亩,总产量40.26万吨,年可提供商品粮4亿斤左右。

“作为陕西省‘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区),临渭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以加快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为重要抓手,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项目。”临渭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潘彦利表示。

粮油市场报记者在临渭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了解到,近年来,临渭区发展现代农业园区53个、家庭农场170个,建成小麦、玉米一体化绿色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万亩片10个、百亩示范片10个,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91%,被农业部评为全国首批、陕西省惟一的“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

细规划严考核

为确保“优质粮食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实施,临渭区成立了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并制定了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潘彦利说,临渭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牵头制定了项目实施细则,规范了工作流程,完善了项目管理制度,且实时跟进项目进展情况,确保项目持续顺利运行。目前,临渭区“优质粮食工程”项目涉及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粮油质量检验监测、“中国好粮油”示范县3个子项目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

重产后精质检

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由临渭区粮油储备中心、临渭区粮油储备中心凭信点、陕富渭南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渭南香雪制粉有限公司4家企业共同组织实施。该项目于2018年4月开工建设,9月底4户产后服务中心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运营。目前四户产后服务中心可为周边群众及区域内优质小麦订单农业提供产后“五代”服务,镇村“五代”服务覆盖率达到35%以上,截至2018年12月底,已解决了周边3580户群众储粮难问题,通过整理晾晒减少农民损失36.2万元,增加企业效益120万元。粮食产后损失率由原来的4%降至现在的2%左右。

临渭区粮油质量检验监测建设项目由临渭区粮油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站负责实施。“该项目完成了实验室基础设施的维修改造、室内装饰工程以及实验台设计安装工程,检化验设备已全部配备到位,2018年7月已正式投入使用。

好粮油结硕果

临渭区“中国好粮油”示范县项目建设由陕富渭南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渭南香雪制粉有限公司、渭南春风油脂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示范企业共同组织实施。

据了解,陕富渭南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渭南香雪制粉有限公司与种粮农户统一签订了种植合同,采取“企业+合作社”“企业+家庭农场”“企业+农户”的优质小麦种植模式;同时积极开展订单粮食9.5万亩,2018年累计收购优质小麦4.6万吨。

潘彦利介绍说,陕富渭南面业积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聘任专业的食品研发人员,研发优质面包粉、拉面粉;建立实体店51个。渭南香雪制粉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优质面包粉,建立实体店40个,目前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通过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陕富渭南面业、渭南香雪制粉、渭南春风油脂市场占有率得到进一步提升,2018年优质粮食种植面积由2017年的3万亩增加到13万亩,粮食优质品率提升17.2个百分点,带动种粮农户8000余户,种粮农民亩增加收益130元。

区粮储局完成了优质粮油夏、秋两季新收获粮食的统计调查工作,掌握了区内优质粮油种植结构、订单农业履约率等情况。完成了“中国好粮油”宣传片和公益片的拍摄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全区粮油产品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利用科技宣传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及全国爱粮节粮周活动,深入区内小区、社区、学校、镇村等,开展优质粮食工程及爱粮节粮宣传活动,宣传爱粮节粮知识、粮油营养、合理膳食知识,提高了消费者鉴别优质粮油产品的能力。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实施优质粮食订单农业,提升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不断优化保障粮油产品供给,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增加农民种粮收益。鼓励区内加工企业探索创新粮食产销合作形式,搭建平台、拓宽领域、丰富内容,增加绿色产品的研发,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和组织化水平。”潘彦利表示。


陕西粮农油脂集团:新技术好产品硕果满枝

陕西粮农油脂集团有限公司是陕西粮农集团一级子企业,主要从事陕西省级储备油储存轮换、散油贸易、油脂精炼加工、包装油灌装生产销售等业务。拥有食用油储备罐容11万吨,承担着陕西省80%以上的省级储备;在陕西杨凌农业高新示范区投资1.3亿元建成一座年精炼各种食用油10万吨、加工各种小包装油12万吨的储备精炼工厂。

油脂集团作为全国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示范企业,主要品牌有“水鸭”、“彩碟鱼”和“九重葛”。

近年来,油脂集团在生产经营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油脂集团杨凌工厂2012年12月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为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业。2016年“水鸭”牌菜籽油荣获首届陕西品牌节“三秦杯”金奖,“水鸭”牌金牌小榨菜籽油荣获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组委会金奖。

集团自成立以来,形成了一整套健全的储备油管理制度。储备的10多万吨省级储备油,做到了“数量真实、储存安全、质量良好”。

除积极开展自营贸易和包装油加工销售业务外,公司狠抓改进生产工艺,提升功能,研发新产品,提升管理水平。生产工厂一开始就立下高标准,在行业内率先采用10万级空气净化装置,车间进行无尘包装灌装,在食用油灌装上进行充氮保鲜,被“中粮”“中储粮”、新疆新粮集团等单位确定为OEM代工工厂。

在国际资深油脂专家指导下,精炼车间能够生产国际一流标准的一级油,可精炼各种食用油。脱蜡车间工艺水平也能达到国际标准,玉米油0℃冷冻实验可保持30小时以上澄澈透明。


西瑞集团:五大板块助推“中国好粮油”建设

“我们西瑞集团‘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工程项目共有5个方面的内容:优质粮食订单种植基地建设、好粮油加工设施改造提升、打造‘中国好粮油’系列产品、‘中国好粮油’营销示范体系建设、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在陕西西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兴平园区,公司副总经理高增红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

西瑞集团是陕西粮农集团下属一级骨干企业,2017年起,该集团承担了陕西粮农集团“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项目实施的重要任务。

“西瑞集团大力发展优质粮订单种植基地建设,计划投资500余万元,建立30万亩订单小麦种植及两个示范基地建设。”西瑞集团“中国好粮油”项目部主任张敏介绍。

张敏说,订单小麦基地建设工作始于2017年7月,到同年10月已完成了33.3万亩的种植订单签订。在兴平和武功建设两个订单粮食示范基地,2018年6月底完成。同时,对好粮油加工设施改造提升。

“好粮油加工设施改造提升计划投资97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日处理1000吨小麦粉生产线工艺改进、日处理600吨小麦车间清理系统和生产系统改造等。”张敏介绍道。

“欲打造好的粮油产品,必先储好粮。”高增红说。在西瑞集团兴平园区,粮油市场报记者一行登上储粮仓,参观了现代化的粮食储藏。

何洪涛是西瑞集团研发中心主任,他热情地介绍了集团的加工设施改造提升情况。

2018年购置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水浴振荡器等仪器设备,完成了研发中心实验室电路、水路改造,建设产学研平台,与国内知名科研单位及院校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工设备提升的同时,新产品研发同样重要。张敏说,在研发优质粮油新产品方面,西瑞集团依托面粉、大米、杂粮、主食四大产品线,丰富绿色粮油品类,共完成13款新产品的开发。

爱菊集团:打造“三位一体”跨国全产业链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西安市群众面粉厂,始建于1934年。数年来,爱菊集团先后实施了放心粮油、放心馒头、放心豆制品等三大惠民利民工程,构建了覆盖陕西省的连锁网络。

“2015年以来,爱菊集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优质粮油种植基地及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逐步促进国内和哈萨克斯坦产品流通。”爱菊集团董事长贾合义表示。

2012年底以来,粮油市场报记者曾多次走进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爱菊粮油应急物流基地,该基地可年产面粉20万吨、大米10万吨、食用油25万吨。记者在粮油产品储存车间看到,爱菊集团主导的“爱菊”和“秦龙”牌菜籽油堆积成山,贾合义骄傲地说:“我们中包装的菜籽油,销售量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

据爱菊集团副总经理刘东萌介绍,该基地可日生产馒头100万个,加上其他主食产品产能共200吨。同时购置了包子机、馄饨机,建设了速冻车间,主要产品近50个小类。

刘东萌说,此基地还拥有全国先进的豆制品生产线和豆芽生产设备,可日加工豆芽200吨、豆制品200吨。自行研发出真正“无任何添加剂”的全国首例“可以生吃的”放心豆芽,填补了我国规模化无添加剂豆芽生产技术的空白。

从2015年5月起,贾合义就带领爱菊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走进哈萨克斯坦,最终与哈国达成战略合作关系。2016年3月,爱菊集团从哈萨克斯坦调入2000吨无污染、非转基因油脂,这是自2013年以来的首趟长安号回程专列。贾合义说,爱菊集团正在哈国逐步建立种植基地,短期目标为100万亩,长期目标为500万亩,通过基地建设,真正让哈国成为爱菊集团的粮油原料基地。

2017年,建成阿拉山口爱菊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功能涵盖物流、面粉初加工、油粕加工、贸易等,一期年加工10万吨面粉厂同年12月31日投产运行。


老牛面粉:品质赢殊荣提信心

2017年10月18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2017年“中国好粮油”企业产品名录(第一批),全国共有17个省份64家企业98个产品入选,陕西老牛面粉有限公司的“老牛”牌饺子用小麦粉荣列其中。

消息传来,陕西老牛面粉有限公司全体人员精神为之一振。老牛面粉总经理牛应存说:“这份荣誉,是对老牛面粉过去工作的肯定、鼓励,也提振了我们做好今后工作的信心。”

陕西关中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小麦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左右。立足产地优势,1995年,在关中西府宝鸡市眉县,牛应存创办了东方面粉厂,3年后,他将原东方面粉厂改制为陕西老牛面粉有限公司,并注册了“老牛”商标。

2006年,老牛面粉拥有了世界一流进口设备和国内先进的配套设备、专用面粉自动生产线,使老牛面粉成为国内著名企业“达利”“米旗”“康师傅”等集团的供货商,市场一下子扩张到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销售网点达到5000多个。

为保证面粉质量,老牛面粉从原粮收购环节严抓不放,大力发展“公司+农技中心+基地+农户”的订单粮食模式,建设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极大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企业还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依托,协同宝鸡地区的农技中心,研发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西农979”“武农986”“郑麦9023”“小偃166”等优质小麦品种。同时,公司大力繁育优质小麦良种,在凤翔、眉县建立了一批600余亩的最新1902良种繁育区,更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和小麦品种的更新。


陕富面业:精益求精推新品

陕西陕富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8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面粉及挂面加工销售、粮食收储、小麦胚芽系列新产品研发生产为主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陕富面业总部设在富平,现辖咸阳、渭南、蒙城、杨凌、大荔等多家公司,日处理小麦5000吨,年加工能力120万吨,年生产挂面15000吨,年加工小麦胚芽粉1000吨。

陕富面业董事长邢仲芳表示:“我们始终将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放到第一位,注重产品研发,努力让消费者吃上营养健康的优质面粉。”

近年来,公司相继研发并推出了苦荞营养专用面粉(糖尿病专用粉)、高级雪花粉、家庭专用粉、富硒面粉、全麦粉、哈萨克斯坦强筋雪花粉、陕富1号高筋麦芯粉、麦胚面粉、小麦胚芽粉等产品

邢仲芳说,为保障优质粮源,陕富面业一直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或“企业+家庭农场+农户”的形式进行基地建设。陕富面业现在已与19家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签订了订单收购协议,订单总面积达17.93万亩。

陕富面业积极实施“中国好粮油”项目,引导农民种植优质小麦。在普通小麦收购过程中,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价0.05元进行收购,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2000万元;在优质小麦收购过程中,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价0.20元进行收购,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2400多万元。

另悉,近几年,陕富面业向市场推出一款新产品——“陕富”小麦胚芽粉,该产品由陕富面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研制,属新一代高品质纯天然营养品。(记者 李平 郝瑞

责任编辑:刘超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