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粥之诗韵

2019/9/5 10:40:30粮油市场报收藏

  我国的粥文化源远流长,《周书》就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旧时文人也留下了许多有关粥的诗句,每篇诗句背后都蕴藏着诗人鲜活的故事。

  说起粥自然会想起东坡居士,这位诗文书画造诣精深的文学大师,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食家。

  宋人笔记小说有许多苏轼烹饪美食的记载,可圈可点的东坡肉至今仍脍炙人口。有关苏轼食粥的记载,有帖云“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食粥方面的诗句也留下苏轼不少墨迹,其中《大风留金山两日》和《豆粥》两篇至今仍广泛流传。

  人们耳熟能详的“潜山道人独何事,半夜不眠听粥鼓”诗句,就出自《大风留金山两日》这首诗。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诗人从徐州调任湖州知州,船舶途径金山,夜晚留住金山时,看到金山寺塔上晃动的风铃,他预测天明大风将临,第二天果然狂风呼啸、惊涛拍岸。诗人触景生情,挥笔泼墨,写下了“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龙骧万斛不敢过,渔舟一叶从掀舞。细思城市有底忙,却笑蛟龙为谁怒。无事久留童仆怪,此风聊得妻孥忏。潜山道人独何事,半夜不眠听粥鼓”的诗句。

  诗人如此旷达的性格还要从他离京原因说起。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因上书谈论新法弊病,得罪了维新派,他便自请出京任职。从熙宁四年至元丰二年短短9年时间,他辗转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四地任职,远离了朝廷的倾轧,练就了他“细思城市有底忙,却笑蛟龙为谁怒”的随缘自适性情。

  《豆粥》成诗于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汝州路途遥远,诗人携带家眷风餐露宿,虽历尽千辛万苦,汝州仍“路漫漫其修远”,祸不单行的诗人耗尽了路费,幼儿又不幸夭折。在途经滹沱河时,饥肠辘辘的诗人忆起了光武帝刘秀滹沱河喝豆粥“饥寒俱解”“对灶燎衣”一事,不禁发出了“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的感慨。

  或许是爱屋及乌的缘故吧,苏轼喜欢食粥,他的广东潮州好友吴复古对粥也颇有研究,他写的《劝食白粥》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劝食白粥》是这样描绘粥的益处的:“粥后一觉,妙不可言,粥后就枕,粥在腹中,暖而易睡,天下第一乐事也。”无独有偶,南宋诗人陆游在丰富粥文化内涵上也不甘寂寞,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他把食粥与延年益寿融合在一起,颇值得称道。

  如今,我国粮食产量连创新高,但舌尖上的浪费依然突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古训应引起国人的反思。

  (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市发改委)











责任编辑:周栋梁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