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发布报告显示,我国农业结构向优态势明显
2018/7/31 9:53:14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国家发改委昨天发布报告称,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局起步之年,上半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尤其农业结构向优态势明显。同时,农村产业融合加快发展,农村发展新动能正在增强。多位业内专家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了我国农业的绿色发展。
报告显示,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结构向优态势明显,预计早稻面积减少600万亩,同比减少7%左右,大豆面积增加900多万亩,同比增加7%。
对于上述两个品种种植面积变化的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农产品正面临结构性失衡的突出矛盾。一方面国内大豆需求量大,但供应长期依赖进口;另一方面,部分农产品如早稻出现阶段性过剩情况。因此,通过政府规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产引导等方式解决这一矛盾十分必要。”
在他看来,农民减少早稻种植面积、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对于促进我国供给平衡、推进绿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种植面积变化的原因主要由供需情况决定,由于大豆需求量大,去年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部署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早稻品质差,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
报告还显示,上半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检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对此,李国祥认为这也是推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之一。
“一方面,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药,目前,政府已通过禁止、限制部分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等措施,将农药使用从源头上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另一方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另外,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提高了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李国祥说。
在农业农村部7月13日举行的质量兴农工作相关情况发布会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广德福表示,目前我国农业标准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农业农村部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机制日益完善,《食品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修订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工作已经启动。
此外,报告还显示,上半年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加快发展,农村发展新动能增强。各地区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势头良好,表现在农产品加工业实现稳中提质增效;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最后,报告称,上半年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农业投资增速较快。截至目前,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建设129项,在建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度也在加快,2018年安排造林1.01亿亩,比2017年增加100万亩。(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管理员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