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军:优质麦发展路远且长补齐短板方可提速
2018/5/17 16:10:01王影影收藏
“我国优质小麦产业发展长期存在多方面问题,人民满足温饱之前并不突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这些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步军,在5月12日第三届优质麦产业发展论坛上指出,如不能解决我国优质麦从育种、生产管理、收储环节等方面的难题,优质麦产业发展将很难提速。
王步军表示,目前我国优质麦产业主要凸显四大问题:品种上“强筋弱筋少、中筋多“,品质上“强筋不强、弱筋不弱”,在生产管理上“种同质不同、种优质不优”;在小麦收购上“优劣不分、混收混储”。
根据他的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因素在于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数量不足;种植户分散生产,管理粗放;种植投入成本高,优质麦实现不了优质价,农民种植积极性得不到发挥等。
“这些因素导致我国优质麦产量和质量一直没有大的提升,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的生产需求,也没有国际竞争优势。”王步军说。
王步军坦言,我国优质麦品种严重不足,这和我国95%以上的育种者重视产量育种,轻视质量育种有关。“一是产量育种相对容易,二是目前国家审定标准里产量指标占比也比质量占比大。”他指出。
从优质麦地域分布数据来看,王步军指出,我国五个小麦主产省都以中筋麦品种为主,河北最适宜种植强筋麦地区的强筋麦占比仅有20%,“应提高到30%-40%左右才是充分利用资源。”他表示。
从品质上来看,我国优质麦的优质达标率也不容乐观。强筋小麦样品平均达标率为23%,中强筋小麦达标率约27%,弱筋小麦平均达标率仅为11%。
“我国现有优质品种中,强筋类品种和弱筋类品种仅占30%不到,品质与进口澳标白麦及美国红麦软麦相当的更少,小麦种植业结构不合理,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比例也太小。”王步军表示。
在王步军看来,我国优质麦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提出,更有望使优质麦产业的发展迈上新台阶。
他建议,国家应尽快构建小麦优势区域,并加强对小麦品种品质管理。 “应进行高产品种与优质品种的分类,按照小麦结构调整规划以及品质区划布局种植推广相应品种,还要研究取消现行种子法中,种子不分区域种植推广的条款,允许相同品质类型区域内的品种种子自由经营。”王步军说。
他还表示,应强化市场引导,支持和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与加工企业对接,还要争取国家加强对小麦良种补贴、优质优价以及土地使用权自由流转和降低土地流转费用的专项政策。
“强化科技创新和着力技术支撑也是关键。” 王步军号召,国家应从育种方向、新品种审定、优质试验示范等方面,引导育种单位把育种目标由产量为主转向产量与质量并重。
此外,王步军指出,目前还存在信息不对称,农民种出优质麦不知道卖给谁,用麦企业找不到优质麦。“如果有相关机构搭建质量信息平台,及时将种粮大户的小麦质量信息提供给用麦企业,为产销衔接服务,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王步军建议。
(原文刊登在粮油市场报5月17日头版)
责任编辑:管理员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