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国强: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2018/11/28 9:22:38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公布了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1.12元,比上年下调0.03元。这是小麦最低收购价继2018年调整后的第二次调价。尽管两次小麦最低收购价调低的幅度都只有0.03元,但其释放的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信号却十分明显。
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与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迫切要求。从近几年实践看,国家在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中,始终遵循原则,保持正确方向。一是坚持底线思维,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稻谷和小麦作为口粮品种,自给率要求高,要把“保供给”作为完善政策的基本底线。二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促进粮食价格由市场形成、有效反映市场供求,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提质增效,保护好粮农基本利益不受损、提质能增收。三是坚持价补分离,增强政策弹性。按照价补分离原则,逐步退出政策的增收功能,完善实施机制,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弹性。四是坚持稳中有进。保持政策框架基本稳定,稳妥推进改革,加强政策协同。
随着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调整完善,明确释放了政策改革信号,改变了价格水平只升不降的市场预期,农民根据市场价格信号扩大优质粮生产;有效激发了贸易商、加工企业等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产业上下游的协调发展;托市收购量大幅减少,政策的托市机制已趋于回归托底功能,突出兜底线、稳预期的政策定位。这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与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粮农来说,今后不再单纯追求产量,而是更加追求品质的提升。
近几年,国家逐步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注重系统谋划、顶层设计,积极稳妥、稳中有进,较好地把握了政策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既坚持市场导向,又注重发挥政府支持和调控作用;既促进了农业调结构、减库存、提质量、增效益,又保障了粮食生产能力,守住了粮食安全底线。
(作者程国强系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副会长、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宋立夏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