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农产品数字化流通或成常态
2020/3/19 14:54:25郝瑞收藏
本报讯(记者郝瑞)3月9日,由河南工业大学粮食经济研究中心、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经济评价体系举办的“新冠疫情下的食品、农产品流通与发展格局重塑”线上研讨会举行。会议围绕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时代食品、农产品流通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来自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农科院、郑州大学和河南工业大学等单位的20多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会。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各类用餐需求持续攀升,餐饮企业逐步恢复外卖经营。中国粮油学会营养分会副会长屈凌波建议,复工复产中要提前梳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清单,巩固野生动物和活禽清查工作成效,着力防范因疫情滞销食品过期变质、非法添加等问题,坚决防止次生食品安全风险发生。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经济评价体系首席专家张道明分析,疫情短期内会冲击食品产业链供求关系,进而影响食品供应链的响应速度。
食品产业链上下游多家原材料配合,才能保障食品生产不断链,下一步要打通食品供应链,确保数量和质量供应安全。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梁瑞华、吴盼秋认为,疫情导致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交付困难,农产品供应链条急需修复,要利用电商平台实现跨区域产销对接,增加对核心产地农产品的集中采购等,帮助滞销农产品打开销路;马锴认为,疫情催生了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后疫情时代农产品物流要强化标准化管理,继续深挖农产品物联网价值,发展“互联网云仓模式”。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孙中叶分析,疫情发生以来,数字化工具从购物便利成为突发疫情应急刚需,后疫情时代农业发展格局必将通过数字化进行重构,农产品数字化供应链、物流体系的效率和辐射更加深远。未来要做好数字农产品“拉式供应链”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零售市场的数字化转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疫情期”催发的新消费需求将会创新数字化生鲜农产品模式,数字化模式将会使农民网络直播、餐饮业数字营销成为常态。
责任编辑:麦稻夫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