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古时腊八讲究多

2017/10/10 10:09:24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2018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

52.00

  

国人时兴过腊八节已有千余年,据说始于宋,兴盛于清,延续至今。  

宋朝人喝腊八粥相当普及,不过,粥做起来简单省时,多由枣子、糯米、花生、莲子熬制。到了明朝,富裕家庭会在粥里加入一些肉末,大户家庭不但让粥吃起来香,看起来还得“美”。达官显贵会请人在果子上刻上铜钱或文曲星模样,以示来年升官发财,子孙加官进爵。若家有孕妇,还会在果上刻上观音,意味“观音送子”。  

腊八粥还可用来祭祖,赠送亲友。正因为可以“送”,所以腊八粥常成为官员商人送礼的载体。明朝末年,官场腐败无能,犹如浑水一滩。下级官员常借送粥的机会,给上司金银财物。有人直接把金银财宝盛在“粥碗”里给送去,有的则讲究一些,做一个暗含底座的碗,上面是普通的腊八粥,底座里则藏着好东西。给大官的门卫送去,还得说上几句“碗口大,底部小,里面东西少不了”。  

门卫听到“东西”就知是送礼的来了。若送礼人不说,则可能送礼未遂。当然,也有胆子肥的门卫,呈报时偷偷把“好东西”拿出一部分来。运气好的,自己发财致富,倒霉点的,或被打板子,或被罚工钱。一般不会被轰出家门,毕竟这粥碗里的故事见不得光,让人知道了有可能乌纱帽不保。  

小小的腊八粥里,也有世道乾坤,恩怨江湖。  


责任编辑:万佩琪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