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粮食银行+”模式服务粮食安全
2018/5/21 11:53:45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尽管没有了“托市”收购,辽宁省昌图县曲家镇双赢农机合作社的刘涛今年也不再担心自家的玉米卖不上好价钱了。他和合作社成员与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粮贸易曲家粮库签署了“粮食银行”合同,还在手机里装上了“粮圈儿”APP,查看实时粮价和存粮价值。“收粮之后没落地就直接拉进中粮储备库,粮食损耗从以往的6%降至接近零,每亩地还可以节省30元的运费。我还通过手机APP随时关注粮价,争取卖个更好的价钱。“刘涛说。
这是中粮推行的“粮食银行+”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功能之一。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农粮企业,中粮自2016年起,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粮食主产区,以区域粮库为抓手搭建起“粮食银行+”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将订单农业、农资服务、农机服务、粮食银行、农业金融、增值服务整合起来直接对接服务农民,改变传统收购粮食贸易中间商的角色,把农业生产和物流、加工环节对接,链接起小农户和大市场,直接提高农民收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
什么是粮食银行?中粮贸易农业产业化部总经理陈涛说,中粮依托自身在粮食主产区的粮库资源,保障农民粮食所有权的前提下,为农民提供包含烘干、仓储、分批次结算、资金支持等一系列综合服务,同时企业可以获得粮食经营权,这就是“粮食银行“。其核心是改变了传统的农民储粮、卖粮习惯,从“存粮在家”变为“存粮到库”。
中粮贸易辽宁公司联合大数据公司实现了粮食银行全流程数字化监控,以清晰的数字化存单解除了农民的疑虑。在粮食银行的存单上体现折干量和原始潮粮的数量,清楚标注二者的单价,农民能直观了解粮食产量及价值。中粮贸易大数据农业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志国介绍,通过“粮圈儿”APP实现全流程线上操作,帮助农户实现了“零损耗、省运费、线上卖”。未来将把种粮人、种子商、农机商有机融入APP中,形成农业生产和交易的生态圈。
“2017年,中粮粮食银行+体系合计覆盖面积598万亩,惠及约41万户农民,带动农民增收5949万元。“陈涛表示,农民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结算,既减少了担保、霉变的风险和费用,又能分享市场价格波动的机会,可以使农民将粮食卖到理论上的最高价。农民在获得储粮、售粮保障后,扩大种植规模的底气更足了。
在粮食银行的基础上,中粮将自己的产业链上下游优势对接到粮食银行上,与第三方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扩展出“粮食银行+”生态圈。中粮梳理了农户从种植到收获、销售的整个农业投入-产出的业务链条,将农户的农业服务需求,分为种植订单需求、农资投入需求、农业金融需求、农机服务需求、粮食销售需求等五大类,携手化肥生产企业、种子公司、农机合作社、银行、担保公司等社会合作伙伴,共同提供对农服务。
以粮食银行+订单农业模式为例,根据下游市场对上游农业生产提出品种、品质需求,选择最佳适宜区域,由当地村屯带头人成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粮与其建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当地农民连片种植、统一种植技术。2017年,中粮在黑吉辽地区订单农业覆盖面积约102万亩,同时联合保险公司、期货公司为规模种植农户提供保险+期货+订单农业服务,降低农户种植风险。
粮食银行+农机服务模式也很受农民欢迎。通过整合农机手、运输队、烘干塔等社会资源,使粮食从田间不落地进入粮库,节约物流成本,减少粮食霉变和损耗。中粮贸易辽宁公司农业产业化部部长王松算了这样一笔账帐,以辽宁省为例,年玉米产量约1400万吨,往年的粮食损耗在6%左右,单这一项每年就可节约16亿元。
在推广“粮食银行+”模式过程中,中粮与农业合作社与农民建立起合作,因地制宜定制“粮食银行+”的组合方式。比如,在吉林三岔河库、蔡家库,农民更需要农资和农机服务,在辽宁公司,农民对贷款的需求呼声更高,在内蒙古,订单农业连片种植业务开展得更快。
中粮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赵双连表示,中粮改变了过去坐在家里收粮当“坐商“的模式,正落实中央提出的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要求,从传统农贸企业转变为新型生产服务经营主体。今后拓展创新农业产业化模式,实现农业生产与现代化大市场的结合,要依靠大型国企来引领,用新型的经济组织和业态来推动,从而保障粮食安全。
责任编辑:万佩琪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2021/6/21 16:04:20
- “闽”见湘滋味 湖南好粮油飘香福州2021/6/21 14:50:36
- 优质粮食工程答卷优异优粮增加超5000万吨2021/6/21 11:33:04
- 北京2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2021/6/21 11:32:21
-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福州系列宣传活动启动2021/6/21 11:31:44
- 护航产业发展棕榈油期权在大商所上市2021/6/21 11:30:56
- 山东省长李干杰到潍坊调研小麦收割粮食收储及燃气安全管理等工作2021/6/21 9:45:54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