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母亲的“满涨”人生

2023/7/4 11:40:48粮油市场报收藏

天气晴好,打电话嘱咐老家的父母晒太阳补钙。电话响了半天,父亲才接电话。说他骑电动三轮车拉母亲去二舅家。

“二舅家有事吗?”我疑惑。“没事!前几天你二舅到咱家耍,你妈过意不去,非要到他家去站站!”父亲回答。

“哎呀,不用这么现实报好不好?别听我妈的,以后有的是机会,天还不暖和,你俩骑车又不安全!”我挑拨老爹“谋反”,话一股脑往外溜。“好了好了,你妈就这样,由着她吧!”二老同一战线,不由别人参言。

父母虽是地道的农村人,与人交往却从不得别人一点便宜,包括自己的兄弟姐妹。按照《增广贤文》上的说法就是:“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从我记事起,母亲的口头禅就是:“我有!满涨(方言,很多的意思)!”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衣食住行无忧,可谓“满涨”。上世纪70年代,农村的日子能有多少“满涨”呢?当时我们八口之家做一顿面条,看着一大锅,母亲先尽着我们吃,轮到她吃时,只剩下面条汤,母亲就用面条汤泡饼子吃。偶尔吃顿鱼,我们吃鱼肉,她吃鱼头。有一次,我看母亲吃鱼头挺香,也忍不住尝一口,才知道母亲说的好吃都是骗我们的。“满涨”,只是母亲善意的“伪装”。

饮食上她宁可自己少吃点,也绝不眼馋别人家的东西。淳朴的乡邻,谁从地里拔了葱,刨了土豆、芋头,摘了菜,遇到母亲,要分点给她,不管家里有没有,她总是说:“俺有,家里满涨!”而她从地里摘的菜,只要看到邻居,不由分说就要分一些给他们。

当然也有很多食品不“满涨”的时候。如果突然来了客人,家里鸡蛋不够,就得到邻居家借几个,等自家的鸡下出蛋来,母亲总是挑个大的还给人家。有时家里磨的面因农活忙没顾得去磨坊拿,做饭面不够,到邻居家借瓢面,等还的时候,她把面装满瓢后使劲往下按,再加,直到加不上才能送出去———名副其实的“满涨”。小时候的我每次总觉得吃亏,少不了嘟囔。母亲便云淡风轻的一句“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现在,每次回家或打电话,怕父母手里没钱,给他们钱,母亲总是不要,说:“我有钱,满涨!你们花钱的地方多,不用记挂俺。”好在老爹实在,对我和妹妹的孝心来者不拒,足以保障他们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外交关系”。

逢人不说烦心事,便是人间无事人。“满涨”二字实在是充盈了母亲的一生:村里乡邻和谐相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几十年的亲戚好友常来常往,高朋满座;父母满足于儿女们工作努力,好学上进,孝顺和睦,连他们的孙辈都很让他们骄傲。父亲经常说:有吃有穿,家人和睦,我和你妈挺知足的。

父母也有不安的时候。随着年岁增长,他们身体不如从前,亲戚们去看望他们,给钱或东西,让他们很不安。每次回家,他们首先和我们提到这些,感叹年龄大了,被亲戚们关怀,非常过意不去。父债子还。大多时候,我们姊妹仨把这份“情债”接过来,父母乐得感知我们与亲朋好友热络往来,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辐射着周围的人,让大家感知他们物质丰盈,精神愉悦,情意“满涨”。

理得心安。不亏欠于人和事,就没有内心的纠结。母亲经历了生活的苦,却把这些苦嚼碎咽在了自己肚子里,展现给我们风轻云淡的“满涨”人生。她乐善好施,照亮我们一路前行。(徐艳丽,作者单位: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莉莉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