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山西农业“加减法则”:不拼规模重功能

2017/9/7 15:24:05粮油市场报收藏

2018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

52.00

  

去年以来,为解决玉米过剩问题,山西主动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种植面积,积极推进“杂粮、中药材、饲草替代玉米行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玉米“去库存”。  

占据山西粮食作物“半壁江山”的玉米,近年来总面积一直在2500万亩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70%以上。2000年山西玉米产量在30亿公斤左右,2016年已达90亿公斤。 

玉米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大跌,这让不少农民为“卖粮难”发愁。  

“山西养殖业不发达,玉米深加工产业也处于初级阶段,全省每年需外销35亿公斤左右玉米才能消化掉。”山西省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山西玉米‘去库存’首要任务便是调整种植结构。”“我家去年的玉米现在还有呢,卖不出去。”应县杏寨村村民张志宏说,还是种饲草好卖,苜蓿种一次能收6年,政府每亩还给300元补贴,关键是收益比玉米高。  

在朔州、大同等“粮改饲”试点地区,“种植为粮食、秸秆作饲料”的传统观念正逐渐改变,取而代之的是“为养殖而种植”的新思路。 

 150.jpg

“今年我种了10亩青贮玉米,还有半个多月才能收获,村里的养牛合作社提前以每吨350元的价格预订了。按照亩产3.5吨算,1亩至少卖1000元,比种籽粒玉米多挣三四百元。”山阴县薛圐圙村种植户刘二虎说。  

山西省牧草工作站站长杨国义说,“粮改饲”主要是采取“以养殖带种植”的方式,开展青贮玉米、苜蓿等饲料作物种植。目前试点已扩展到10个县,种植全株青贮玉米46万亩,粮经饲比由77∶19∶4调整到了60∶19∶21。  

山西号称“小杂粮王国”,2000年,山西小杂粮种植面积2000多万亩,总产近30亿公斤;而到了2015年,小杂粮种植面积则萎缩至1500万亩,总产量已不足20亿公斤。如今,随着玉米生产过剩,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又投向了小杂粮。杨耀堂是沁县南里乡中里村的农民,去年种的玉米产量虽不低,但价低难卖让他发愁不已,今年他决定拿出一半地改种谷子。  

据统计,在山西58个贫困县中,小杂粮生产县就有42个,发展杂粮产业,也是新形势下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  

在岚县顺会乡,“岚州香1号”小米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亩,今年产量将达30万公斤。“我家种的就是‘岚州香1号’小米,去年1亩产300公斤,6亩地卖了1.2万多元。”顺会乡刘衬会村村民温宝亮说。据了解,目前岚县小杂粮种植面积达15万亩,每亩可为农户提供纯收入1200元以上。  

山西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副处长孙跃武表示,到2020年,山西的杂粮面积将要发展到1600万亩以上,亩产提高20%以上,努力建成全国优质杂粮示范基地。  

“山西农业的出路在‘特’而不在‘大’,在功能而不在规模。”山西省农业厅厅长关建勋说,今后山西将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思路,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加快玉米“去库存”,推动建设以功能农业为引领的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责任编辑:宋立夏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