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山老汉:以纯为特色 十年深耕小杂粮

2018/5/8 16:32:34王影影收藏

2018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

52.00

 image004.jpg

走进山西省朔城区山老汉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老汉)的生产车间,在轰鸣的机器声中,一颗颗黑色的小米原粮经过筛选、碾米、抛光等工序,再进入精致的包装袋中。这种被俗称为“月子米”的黑小米,正是山老汉新推出的杂粮产品,一经面市,就取得不俗销售成绩。

惠农利企两相依

“这些黑小米的原粮都来自朔城区张蔡庄乡,农户按照我们企业订单种植黑小米,亩产收入可超过1200元。”山老汉负责原粮管理和监督的技术员邢耀金对粮油市场报记者介绍,除了黑小米,山老汉生产的莜面、荞面、胡麻油、干菜等产品的原材料也都来自朔州本地,经过11套现代化生产线的加工,脱胎换骨成为市场热捧的“健康养生食品”。

为了推广家乡朔州的优质杂粮,帮助当地农户增加收入,山老汉通过订单农业的形式,一直和当地张蔡庄乡的五个村合作,鼓励村民发展订单农业种植模式。由企业提供种子,提前给村民收购价,为村民种粮吃下了定心丸。村民按照相应的订单种植原粮,企业进行原粮收购,不仅调动了村民们种植特色小杂粮的积极性,同时也保证了村民们稳定的收入。

张维斌是山老汉的总经理,在“山老汉”工作了9年的他,见证了企业从只有3台磨面机的作坊起步,逐渐成为“朔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历程。他告诉记者,目前“山老汉”公司已经成长为具备加工各类杂粮14216吨、食用油500吨、干菜36吨的产能,同时带动当地农户种植杂粮1万多亩。

    品牌品质赢市场

说起山老汉,当地都熟知一句广告词:优点是纯,缺点是太纯。这也精辟总结出了山老汉的品牌特质。作为一家注重品牌和口碑的企业,山老汉在2008年成立之初就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商标,成为了朔州市第一家小杂粮品牌化运营的企业,在山老汉的带动下,朔州的小杂粮产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出新面孔。

经过多年的发展,“山老汉”的品牌已经形成了7个单元100多个规格的产品体系,年利润超过800万元。以往的土特产地皮菜、摘麻花、豆面糊、胡麻油等纷纷登陆北京、包头、广州的超市,让“朔州杂粮”名扬天下,“山老汉”公司也收获了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的“中国杂粮加工企业10强”等荣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主打绿色健康的小杂粮也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负责原粮管理和监督的技术员邢耀金说:“小杂粮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价值也不低,有益健康。同时,小杂粮的种植也需要特定的气候条件,要求土壤和空气无污染,所生产的小杂粮没有化肥过量、残留超标之忧,属于无公害天然绿色食品。这些优势为小杂粮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前景。"

消费升级助推杂粮产业

据朔州市粮食局局长智杰山介绍,目前,朔州的小杂粮产业正朝向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转变,多家企业通过开发杂粮主食和功能食品,增加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产品供给,带动杂粮向“优、精、特、新”发展。

    为了适应现代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山老汉把粗粮细作,坚守绿色优质生产的原则。山老汉总经理张维斌告诉记者,今年山老汉还要对产品进行三品认证,把每一个产品做到绿色、有机、无公害,并开发一个种粮基地,从源头抓起,由专业技术人员在原粮上监督管理,同时更新引进设备,确保加工出来的产品更加精细化,能够符合众多消费者的需求。

“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山老汉打通了网络营销脉络。现在山老汉的销售模式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在互联网+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我们希望利用微商、电商开拓更大的市场,争取把家乡的小杂粮推向更大的舞台。”张维斌说道。

(注:原文刊登在粮油市场报2018年5月8日第07版)



责任编辑:管理员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