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吉林粮食“双金名片”亮相中国食品安全大会

2023/9/26 14:51:51赵瑞华收藏

日前,第二十一届中国食品安全大会在山西省长治市举行,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双金名片”携手亮相“食品安全视角下的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议题单元,积极交流分享吉林粮食品牌十年成长经验,共谋我国食品产业发展新机遇,共同助力中国食品安全事业高质量发展。

喜看稻菽千重浪,长白粮仓正飘香。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二级巡视员张长城在现场推介时表示,吉林省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不仅在粮食数量安全方面发挥了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而且在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方面也进行了有益探索。

吉林省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和“黄金水稻带”。为了把粮食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开启了十年蓄力勃发的历程。

2013年,吉林大米品牌建设率先拉开序幕。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作出“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的重要指示后,吉林大米品牌建设步入快车道。通过实施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五个一”工程,吉林大米成功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并连续四年荣登“中国粮油影响力区域公共品牌”榜首,品牌价值462.36亿元,被誉为全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鲜活样本”和“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的先行者。旗下的区域、企业品牌大米先后入选杭州G20、里约奥运会女排、北京冬奥会训练基地以及中国南北极科考团队指定用米。

2020年,吉林鲜食玉米品牌建设全面启动。甜玉米、糯玉米、甜加糯玉米独具特色,年加工量达到20亿穗,产值近40亿元,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俄罗斯等16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吉林鲜食玉米成功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与吉林大米并称为吉林粮食的“白金名片”和“黄金名片”,并成为吉林省“吉致吉品”主打品牌。

标准引领,是提升品质的重要支撑之一。吉林大米品牌建设正式启动后,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从标准入手,制定颁布了吉林大米地方标准和四大品类团体标准,并针对水稻熟收、田场、干燥、收仓以及仓储等环节推出《吉林大米收储5T标准》。

为做好精细化时间管理,推动好米保鲜保质减损,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有关科研院校,共同制定出台了吉林大米“5T管理标准”。该标准全称为“优质稻谷围收储期作业5T管理”,是按稻谷籽粒全生命周期的通道和区块特性,以爆腰率和食味为目标因子,分熟收T1、田场T2、干燥T3、收仓T4和仓储T5等时期设置多参数促控因子,从而制定的稻谷生产精细时效管理标准。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助推优势农产品品牌打造,形成“优中选优、自动淘汰”的产业生态。

围绕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还通过构建吉林大米大数据平台,建立了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72家大米企业登录平台。

科学制定标准,科技助力监管,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始终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集合多种形式、凝结多重力量,确保各环节品质安全支撑,在吉林粮食产购储加销全链条中落地落实。

张长城表示:“高标准的落脚点在高品质,高品质才能筑就好品牌。我们将严格宣贯吉林大米团体标准,引导企业增强‘5T标准’管理能力,综合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确保监管执行到位、企业落地到位,持续通过高标准管出高品质,为加快吉林粮食品牌跃升赋能。”下一步,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进一步挖掘吉林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粮食优质高产的生产潜力,围绕优秀品牌创建、优良品种选育、龙头企业培养、一二三产融合、质量标准管控、营销渠道开拓,加快实施“六大提升行动”,实现吉林大米品牌的整体跃升,为推动国家食品安全工作作出吉林贡献。


责任编辑:莉莉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