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白露蒹葭老

2019/9/19 10:43:36粮油市场报收藏

  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代替,暖空气“退避三舍”,植物开始有露水。民间有谚语“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形容气温急剧下降的情形。元·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诠释白露:“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白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成为“人文明星”,当归功于《诗经》的播种与传扬。“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国风·秦风》)这首耳熟能详的民歌,通过描写一个热恋者对心中爱人的追求,表现出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著精神。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蒹”指芦苇一类的草,“葭”是初生的芦苇,“蒹葭”即指一种像芦苇的植物。民歌《蒹葭》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朦胧、清新而又优美的河上秋色图: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她时而出现在水边,时而出现在水之洲,让人“神龙见首不见尾”,由衷急切的心情宛若小蚂蚁爬一样痒,无奈的感受如刀绞一般痛。“距离产生美”的审美观,被抒发到了极致。

  而葳蕤的蒹葭,伴随着转凉的天气,渐渐“向老”了———满头荻花早逢雪,一片苍茫酬望眼。“蓬而不乱。

  荻/在风中修剪好暮年的发型。/临水,荻将过往淘洗,至白。/在某个清寂的暮晚/荻起身,梳头/披着夕光,浅笑着为自己送终。”同乡诗人一树先生的一首《荻》,将荻花这些生长在秋水边的“黎民”,勾画得凄清怅惘、朦胧缥缈、若隐若现,使钟情读者不知不觉,多了一份“荻花一样的眼神、荻花一样细长而飘荡的忧伤”……俗名芦苇的蒹葭,在我老家长垣黄河滩区,系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常生长在河岸湿地、灌溉沟渠、池沼溪畔。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等可以入药,芦茎、芦根可用于造纸及生物制剂。旧时老家,有人割芦苇制扫把,用芦苇编苇席铺炕、盖房或搭建临时建筑,有文艺细胞的人还取芦苇茎内的薄膜做“笛膜”用。此外,老家大面积的苇塘还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其所形成的良好湿地生态环境,为乡间那些自然鸟类,提供了栖息、觅食、繁殖的家园。

  史料显示,我国古代人们也通过芦苇来抒发春去秋来的时序之感、江湖流转迁徒的漂泊之感,以及通过芦苇来寄托江湖逍遥的隐逸情趣和蓬户苇壁、清贫自守的志节,因而芦苇又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意义。唐代诗人司空曙在《江村即事》中说:“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南宋诗人戴复古赋诗《江村晚眺》:“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清纯秋水下,我们这“一根根思想的芦苇”,只不过比现实的蒹葭多了一些幽秘、平凡、脆弱、忧郁,有时单薄得恍若“风中邂逅苦雨”的芦花———线条发软,裸出洁白,侧耳倾听者欲取出身心中“混浊的骨头”,结果却和孤独、光芒、轨迹等等,不慎撞了个满怀。

  鸿雁来,荷滚玉,白露蒹葭老。散去了宁静恢弘的美丽,淡失了欣欣向荣的笑颜,减少了浪漫快乐的执着,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我们栉风沐雨,且行且珍惜。

  未来的日子,只要守住了内心这一抹诗意的高贵,我们思想的“苇塘”,总会溅起一片傲霜芦花般炫目的光辉!(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李志胜











责任编辑:周栋梁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