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吉林乌拉”话粮运

2020/4/24 17:59:10粮油市场报网收藏

吉林省吉林市满语名为“吉林乌拉”,意为“沿江的城池”。因康熙皇帝东巡吉林城所作《松花江放船歌》有“连樯接舰屯江城”之句,故吉林市又被称为“北国江城”。历史上,吉林市因为松花江而水运发达,松花江也成为当时粮食等重要物资的运输要道。自明永乐七年(1409年)明朝决定在吉林设厂造船那时起,吉林市又有了“船厂”的称号。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宁古塔昂帮张京沙尔虎达在吉林松花江建船厂造船,“盖以运粮为重”。据此推测,明清时期吉林市至少建设两处粮食物资运输码头,对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及与内地文化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阿什哈达村码头


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称帝后,改变祖训禁绝之旨。1409年(永乐七年),在东北设立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黑龙江、精奇哩江(今俄罗斯结雅河)等地土著居民。每年朝廷派使臣携带丝绸、粮食等物资到当地安抚酋长,阿什哈达码头即是使臣亦失哈“九上北海”时期建立起来的。


吉林市南郊松花江畔阿什哈达村,“盛产松木,且水路交通发达”,能为“漕船(运粮食用的船)、沙船(运送官兵的船)、战船”提供造船原料。1409年(永乐七年),明朝著名内官亦失哈,奉旨“率领数千大明军队官兵、工匠来吉林造船”。千年古松顺着浩荡的松花江水源源不断地在阿什哈达村聚集,工匠们忙碌的身影在起伏舞动的群岭间半隐半现。


亦失哈率领工匠们“耗时1年时间,25艘巨船顺利完工”。


从此阿什哈达村具备了运输码头的功能,成了当时名副其实的粮食物资集散地。


永乐九年(1411年),一个流溢着疏朗气息的清晨,松花江两岸的山峰浸染着粉红的朝阳,山半腰抹着一两条淡淡的白雾,岩头苍翠的树丛洗后一样鲜绿。这一天,明王朝派“特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官军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浩浩荡荡地驶向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到达目的地后,亦失哈受到当地酋长及民众的夹道欢迎。亦失哈倍受鼓舞,遂履行使臣职权,“赐男妇以衣服、器用,给以谷米,宴以酒食”。宣布“敕谕”,“授以官爵印信,赐以衣服,赏以布钞,大赍而还。依上兴立卫所,收集旧部人民,使之自相统属。”历史记载的史料佐证了当年巡抚的盛况,而最为隆重的巡抚尚属明宣德七年(1432年)。


那年明王朝“遣中官亦失哈等往奴儿干处,令都指挥刘清领大明官兵松花江造船”。制造巨船数量之多实属罕见,据宣德摩岩铭文记载:“宣德七年二月卅日,刘清造巨船五十。”可以想象,当年使臣亦失哈装载着布帛绸缎、器具、酒和粮食的50艘巨船,行驶在松花江面上波澜壮阔的场面,是何等壮观。明代史料数据显示,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到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的20多年间,亦失哈多次奉命巡抚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用粮食、丝绸等征服了奴儿干及海外苦夷诸民,吉林市的阿什哈达村码头发挥的作用自然功不可没。


头道码头


头道码头(又称临江门码头)即今吉林市临江门西侧、临江门大桥一带,最早是清代水师营及造船厂的所在地。码头初建时,松花江波涛滚滚气势磅礴。工匠们在靠近岸边浅水区按照由长到短次序楔入粗木桩,形成长斜坡状码头轮廓。斜坡上面夯入一些矮木桩子,矮木桩上再箍上一些铁质的粗环,用来拴船缆绳,便于“停泊木船、木排甚至轮船”。松花江沿岸因林木种类繁多、土地肥沃粮食充裕,引来内地商贾从事粮食木材交易,头道码头自然成为天然的木材集散地和水上粮食航运的停靠点。


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为巩固东北边防,抵御沙俄入侵,清政府派昂邦章京沙尔虎达拓展头道码头旧址重新建厂造船。据《吉林外纪》记载:“顺治十五年,因防俄罗斯,造战船于此,名曰船厂。”当时,宁古塔昂帮张京沙尔虎达命令官兵及工匠在吉林市头道码头主要制造渡船、战船、运粮船。运粮船类型多数为“桨船、三板船、四板船、小划子船”


等,“盖以运粮为重”。随着东北与关内经济融合速度加快,粮食运输任务越发繁重,运粮船数量也逐年增多。至康熙十三年(1674年)吉林松花江上有运粮船80艘,到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松花江上运粮船增至220艘,当年又新增军用粮船180艘。运粮船的载重量也明显增加,分别为50石、60石、100石、200石。


牛(马)爬犁隆冬季节,松花江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形成了广袤平坦的冰面,也是关东最具特色的粮食物资交通工具———牛(马)爬犁风行的时节。爬犁一词,系满语“法喇”的音译,具有“驾车驾马,利行冰雪,冬春之间最易”的特点。爬犁也是东北地区农民冬季最重要的粮食物资运输工具,具有“单日行驶路程远,载货数量大”等优势。据清末知府张凤台《长白山征集》记载:爬犁“碾冰踏雪轧轧有声,尽一日之利,可行一百五十余里,运满载之货可装一千二百余斤”。


东北进入冬月,农民们便三五成行地赶着载有粮食的牛(马)爬犁,沿着封冻光滑的松花江面,早早地向吉林市进发。一张牛(马)爬犁,可载粮食2000余斤,当时吉林市是周边省份重要的粮食集散中心,每天流经松花江上的载粮爬犁络绎不绝,“上江至蛟河、桦甸等地,下江至安达、呼兰、农安、榆树、扶余、五常、哈尔滨等地”都能见到马(牛)拉爬犁的影子。


牛(马)爬犁粮食物资等运输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吉林市边缘经济的繁荣,冰上车马店(水院子)的出现,便是这一繁荣景象的缩影。运粮的牛(马)爬犁主人头顶满天繁星启程,忙碌一天卸粮后已是夕阳西下,只能留宿在冰上车马店。据《吉林通志》记载:“十一月江冰,沿江旅店因岸为屋,凿冰立栅,以集行人。”同时,冰上车马店储藏有来自松花江上游丰富的土特产,既能满足吉林市民需要,又可再转运至长春或关内更远的地方。


(作者:曲雁羽)

(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责任编辑:高强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