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61年至1971年:毛泽东曾用稿费还“债”
2020/5/20 9:41:42粮油市场报收藏
1918年6月,毛泽东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其时,杨昌济已调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举家也迁往北京。杨昌济十分关心毛泽东等人的前途,写信给毛泽东,希望他响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等的号召,立即组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不久,毛泽东起草了一个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计划,交有关方面协调。
为解决赴法的路费问题,毛泽东经杨昌济介绍求助于国民政府教育总长章士钊。章士钊通过多方努力,筹到经费两万元,使得新民学会赴法留学的会员得以成行。
1961年秋的一天,在一次会面时,毛泽东对章士钊说:“共产党不会忘记为她做过好事的爱国者,当年你支援留法勤工俭学的那笔款两万元,是我经手借的,一部分给了去欧洲的同志,一部分带回湖南开展革命活动。”章士钊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再说,这笔钱在当时是向社会名流募捐的,我不过是尽一份力罢了。”毛泽东诙谐地说:“有借有还嘛,现在我有稿费可以还‘债’了。”从那以后,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毛泽东的秘书都会把2000元人民币送到章士钊家,直到1971年整整十年,后来停了一年,毛泽东发现后便对秘书说:“这钱不能停,还要还‘利息’呢。”于是1973年春节,他的秘书又从他的稿费中支取2000元送给章士钊,这时章士钊因病住在北京医院,接到这份“礼物”时,他激动得双手发抖,对家人说:“主席既讲信义又清廉,真不愧为人民的好领袖啊!”(据《长沙晚报》)
责任编辑:戚燕娣
- 网红老人(小小说)2020/11/5 11:47:24
- 粮报副刊:话立秋2020/8/10 11:30:02
- 苟坝的马灯: 中国革命精神的薪火之源2020/7/22 9:54:21
- 陈云: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2020/7/22 9:52:19
- “想不开”的屈原2020/6/29 9:37:18
- 月季·粽子·五彩线2020/6/29 9:34:23
- “六星上将”洪学智的家风故事2020/6/11 10:30:30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