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绿”到港城满眼春

2024/5/7 16:24:19胡增民收藏

□本报记者胡增民张家港市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不断提升绿色仓储技能水平,构建以本地国有粮食企业牵头,顶级科研院所、高校为支撑的绿色储粮科技创新联合体,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仓储,新质高效”的张家港样板,用责任、使命和情怀守住管好“港城粮仓”。

最美人间四月天。四月下旬的江南大地绿意盎然,青草如茵,繁花似锦;成片的麦田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绿色地毯,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摇曳,寓意和象征又是一个丰收年景。

4月27日~2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重点国有粮食企业的负责人和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等,汇聚素有“长江明珠”之称的江苏省张家港市,前来参加全国粮食绿色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沙洲中心库、中粮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上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领导,下至基层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代表,个个啧啧称赞,感到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推进粮食绿色仓储工作,是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的职责使命。”近年来,张家港市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不断提升绿色仓储技能水平,构建以本地国有粮食企业牵头,顶级科研院所、高校为支撑的绿色储粮科技创新联合体,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仓储,新质高效”的张家港样板,用责任、使命、情怀和行动,守住管好“港城粮仓”,保障一方粮食安全。

4月28日上午,参加全国粮食绿色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的代表饶有兴趣地赶赴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沙洲中心库、中粮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就江苏省绿色仓储技术集成应用情况、现代粮食仓储物流技术应用和粮食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现场观摩。而事实上,作为东道主的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扮演了主要角色。

据张家港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黄晓东介绍,张家港市粮食系统大力实施粮食绿色仓储和节粮减损等“六大提升行动”,自2018年起,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拉开了绿色储粮技术产学研用合作序幕,目前已完成了多参数“云图”粮情监测、储粮霉菌监测预警、粮堆害虫在线监测、数量在线监测及多杀菌素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等一系列绿色储粮技术的创新研究和试点应用,为粮库的粮情监测预警和预防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走进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沙洲中心库,一座井井有条、错落有致、整洁如一的现代化粮库映入眼帘。该粮库占地面积148亩,总仓容近10万吨。

粮油市场报记者获悉,沙洲中心库以建设“智慧粮库、安全粮库、绿色粮库、美丽粮库、廉洁粮库”为目标,实施“标准化、智能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为全国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单位、江苏省现代化粮库建设试点单位、苏州市粮食应急保供中心。

“现在各位领导看到的是粮库信息化数智融合服务平台,主要功能包含粮食的出入库购销管理系统、绿色仓储管理系统、储粮一张图综合管理系统、粮油仓储业务监督管理系统以及智能安防管理系统等五大分支系统,实现了粮食收储数据化、粮情监管智能化、仓储管理绿色化、安全监控远程化。”在信息化数智融合服务平台,张家港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奚涛成竹在胸地告诉前来的领导和专家,粮库收购采用数字人民币、网银等多种结算方式,确保本地粮食应收尽收,保障农户“粮出手,钱到手”。

在沙洲中心粮库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治介绍:该中心拥有12台低温循环烘干机,烘干中心能力360吨/批次,烘干设备全部采用的是先进的低温循环烘干机,每台装机容量30吨。设有10个烘前仓和8个烘后仓,仓容达到1800吨。整个烘干系统采用DCS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好。

“烘干能力强,沙洲中心库全年两季收购小麦和稻谷5.7万吨,其中烘干的数量就达到5.4万吨,占比超过95%以上,大大地增强了抵御灾害性天气的能力,保证高水分粮食不变质,减少了粮食的因灾损失;烘干品质好,全部采用最先进的循环式低温烘干方式,热源采用的是沙洲电力厂的蒸汽,烘干温度可控性好。烘干后的粮食品质好、破碎粒少、口感好,能最大程度保存原粮的新鲜品质,是实现绿色仓储的重要基础;烘干流程精,可以实现优质品种的细分烘干,保证品种的纯度,优质粮食每年为公司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方治如数家珍般详解了产后服务中心的三大优点。

沙洲中心库依托“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一平台,大力开展节粮减损科技创新,粮库的一线保管员在日常工作开展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已经获得50多项创新成果。像现场的这些机械设备,都是粮库员工自已研发的,其中“准低温储粮控制系统”“振动式线缆插线器”“硫酰氟环流熏蒸机”等五项创新技术,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还有与其他粮机企业一同研发的“多管通风机”和“低噪音风机”,已成为粮库管用、有用、实用的保粮利器。

在观摩现场,一件件土洋结合的实物模型得到“检阅”,一台台呕心沥血研发的独门利器得到“欣赏”,一份份凸显绿色储粮的创新专利得到“洗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切,无不浸透了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人的智慧和心血,今天,自然也得到了领导、专家、企业家们的一致好评。

记者注意到,在4月28日下午召开的全国粮食绿色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秦玉云的讲话,从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延川的致辞中,再到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德作的题为《全力打造“绿色粮库”加快探索现代化粮库建设江苏之路》典型经验交流,都不约而同对张家港大力推进绿色储粮技术应用,发挥较好示范引领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4月29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张家港召开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科企交流会,会上,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9家代表之一作交流汇报发言。

自2018年以来,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就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等顶级科研院所攀亲联姻,启动“顶层设计+基层应用”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科企共同聚焦基层粮食发展重点、难点,先后开展了准低温储粮、多参数粮情监测预警、硫酰氟环流熏蒸等一系列技术创新研究和试点应用,打造了“警、防、治”三位一体,“稻、麦、米”综合应用的县域粮食科技创新技术综合应用保粮新模式。

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将在此次交流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科企合作,大力推进绿色储粮科技创新,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基层粮食科技创新方面全力打造“张家港样板”。

走进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沙洲中心库,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谷物香气,这是粮食储存的特有气息。在粮仓旁,记者看到,一台硫酰氟环流熏蒸机正在静静地工作,该设备替代传统的磷化铝熏蒸,为粮食的安全储存提供有力保障。

在粮堆上方,一台粮堆表层施药机器人同样忙碌着,根据预设的程序,在粮堆表层自动施放生物源储粮防护剂,有效防治储粮害虫。这种绿色储粮技术的应用,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储粮的安全性和品质。

绿色智能的储粮技术,离不开科技的加持。近年来,张家港市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贯彻落实到粮食生产、存储的各个环节。

早在2018年,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以“绿”为媒,结为“伉俪”。截至目前,双方已在生物源储粮防护剂、粮堆表层施药机器人、以虫治虫生态防虫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技术应用试点,并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

在业内专家看来,科企合作已经成为粮食保质保鲜,实现节粮减损和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

张家港市位于全国的第五储粮生态区,主要种植稻谷和小麦。中温高湿气候及储粮害虫的发生,对储粮安全带来较大影响。而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与国家粮科院开展的“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采用先进的绿色储粮技术,将准低温储粮和生物源储粮防护剂集成应用,大大延缓了第五储粮生态区稻谷的品质劣变,保持了大米的优良口感,获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基于此,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稻谷在拍卖市场上备受青睐,销售价格常常高出同期同类稻谷0.01~0.05元/斤,网拍成交率远高于其他粮食购销企业,已连续3年创下江苏省同类稻谷网上拍卖的最高价纪录,科技储粮每年为公司增加效益超400万元,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南京主会场活动上,宣传推广了一批“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典型案例,其中,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因“坚持绿色优储保障优质粮食供给”经验入选,为江苏省入选的两个案例之一。

“目前稻谷仓库温度湿度都正常,再过半小时我们去各个仓库例行检查一遍就行了。”4月下旬一天的上午9点,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沙洲中心库工作人员通过机房的数字粮仓管理系统,对整体储粮状况进行线上巡查。1区第一点第三层,18.5℃;5区第三点第二层,18.8℃……大屏上,各个点位的数据不停闪烁跳动,每个仓库的仓温、仓湿、存粮水分等数据清晰明了地展现在屏幕上,一览无余。

“每个粮堆下方平均放置200多个传感器,做到无死角监测。以前工作人员每天要去粮库三四次进行人工监测,现在每天一次就够了。”粮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依托数字粮仓管理系统内含的多参数“云图”粮情监测系统,他们只需要一台电脑、一个屏幕,就能轻松掌握10万吨储粮的全部情况。

走进粮仓,只见稻谷原粮堆放整齐划一,如镜面般平整。踩在绿色走道板上,掬一捧原粮在手中,稻香扑面而来。记者现场了解到,粮食存储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粮仓内温度过高,粮食容易生虫;湿度过大,粮食则会霉变;湿度过低,粮食水分又有损耗。因此,确保每一粒稻谷都舒适地“躺在”空调房里,让粮食“过得舒服”尤为重要。

“我们有一项独门秘籍‘粮堆智能通风系统’,这是沙洲中心库的专利技术之一,可以实现粮库的远程定点降温通风。”沙洲中心库主任杨卫文介绍,该技术的应用,让粮库的控温水平达到新高度。

令人惊叹的是,在沙洲中心库,控温的主角不再是单一空调,而是添加了数台水冷制冷机,制冷的冷源则是毗邻粮库的二干河河水。从空调到水冷制冷机,这一转换,让粮食存储更加节能。储粮技术的不断更新,让沙洲中心库真正成为粮食的“放心房”。

聚焦基层粮食发展重点、难点,张家港市先后与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研发企业合作,开展“数字粮库”系统建设、粮食产后低温烘干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创新研究和试点应用,打造全国第五储粮生态区创新示范基地。

此外,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还成立了“方治劳模创新工作室”,组织开展“传帮带”“一对一拜师”等一系列创新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展“准低温储粮”“遮阳网”“震动式插线器”等创新改进工作。截至目前,已自主研发国家专利6项、实用小技术改进50多项。

黄晓东告诉记者,作为张家港市属唯一的国有独资粮食企业,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获得“中国百佳粮油企业”“中国十佳粮油创新典范企业”“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等30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1月14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布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该公司入选试点名单,成为江苏省仅有的3家入选单位之一,全省唯一一家入选的县级市粮食企业。

走进张家港的田间地头,翠绿的麦苗在微风中摇曳,一片丰收在望景象。“通过参与订单种植,我们有了更明确的种植目标和市场导向,种出的粮食质量更高,价格也更优。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收入,也让我们对种粮充满信心。”来自张家港经开区(杨舍镇)的种田大户周瑞高兴地说。

他口中的订单种植,是该市创新采用的“订单种植+优粮优购”模式,该模式有效促进了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眼下,张家港市正积极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一系列优质优价、价外补贴政策,引导农户转变种植思路,激励农户提升种植水平,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粮食企业则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粮食加工和销售的附加值,形成了“产、购、储、加、销”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全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2023年,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扎口收购粮食17.7万吨,其中收购小麦8.1万吨,收购稻谷9.6万吨,收购数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公司采用“优粮优购”的模式,为全市900多户种粮大户增加收入1650余万元,不仅大大提升了农户获得感、幸福感,也更固牢掌控本地粮源和确保粮食储备安全的“压舱石”。

张家港市副市长蒋新峰表示,未来,张家港市将持续聚焦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技术、前沿方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绿色储粮创新能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砥砺前行,在粮食科技创新工作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全力争当“十四五”期间粮食科技创新“排头兵”。


责任编辑:周静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添加评论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

回复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