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反馈| 投稿专区| 加入收藏| 注册会员|
热门搜索:小麦粮食视频

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粮史

官斛:古代粮市标准量器

近日收藏到一只官斛,下大上小,下边四方每边45厘来,上边四方每边30厘米,高28厘米。木制,有铁皮包边包角,经日晒雨淋,已斑斑驳驳,约为晚清时期的用具。 在斛的一侧用毛笔写有“官斛”二字(见右图)。 这个“斛”字,念作hú,音壶。 斛,是我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南宋末改为五斗。官斛就是官府用的标准量器。 有个成语“渴尘万斛...

广东奚龙

《诗经》里的植物:护生者荠

很早认识荠菜,它是身边一种野菜。对荠菜有亲切感,类似对儿时的小伙伴。 在家乡那有山有水、不温不寒的丘陵地区,荠菜随处可见。田间地头,乡路两边,只要能生草的地方,都是荠菜的地盘。 春天一到,天气回暖,许多草木尚在返青的梦寐中,荠菜率先绿了。零星的绿,散落在枯草丛中,很不起眼。蹲下身子细看,那种绿色小草,体形如心,叶片如羽。等到草木葱茏时节,荠菜便会被淹没在...

由刀耕火种粟稷受宠看中原农事

春秋战国以后,中原农民对嘉种(良种)已有认识。秦汉时,选择小麦良种实行“穗选法”,谷子生产超过了黍稷。到了秦汉时期,演变为以种植粟、菽(大豆)为主,曾经出现“入粟拜爵”的现象。 时下,小麦仍是口粮的主角,全国有1/4的小麦都是由中原地区生产的。但在古代社会,小麦可不那么显赫,真正受宠的倒是粟和稷。 物种演变 据可查可考的史料表明,中原大地上栽培种植最早...

周双喜

薯粉薯丝和薯饼

国人之于饮食,向来都是首重口感,也就是要好吃,其次才看营养,因此也就特别讲究“粗粮细作、粗食细吃”,连孔圣人都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先民用极其简陋的工具将红薯这种粗粝食物制成粉、丝、饼之类的美食,堪称粗粮细作、粗食细吃的典范。 关于红薯的吃法,清陈世元在其《金薯传习录》中说:“薯可生食,可蒸食,可煮食,可煨食。可切为米晒干,可做粥饭,可磨为粉晒干团为...

陈录仕
粮油市场报活动专区 更多>>

粮油市场报微信公众号

粮油市场报新媒体产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