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农谚产自田野间的农人口中,他们把耕种收获的农事经验、天气现象等进行总结,创作成一句句通俗易懂、便于流传的谚语,用来指导现实中的农业生产劳动。在信息通讯不发达的年代里,农谚是农人的重要助手。 陕西关中西府人在粮食生产中强调“勤”字,比如西府农谚中就有“人有蜜蜂勤,一辈不受穷”“麦豆苜蓿轮流种,九成年景十成收”“勤挖地边多打粮”“要得吃饱饭,勤到地里转”,等等...
看到小米总会想起诗经里那篇著名的《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看过诗经里好多篇关于植物的诗句,惟独这首《王风·黍离》充满了忧国忧民、伤时悯乱的厚重。 黍就是现在的小米,早在三千多年前,还没稻谷、麦子、玉米等农作物,应该是人们赖以果腹的主要粮食。 “...
长沙抢米风潮,对当下成年人而言,仅是其出生时几十年前的事件。然而,丰衣足食的人们,该怎样理解昨日那悲惨的一幕?当如何深思今天这有喜有忧的粮食? 一 故事得从1910年4月11日说起,那天是宣统二年三月初二,中国一个黑暗的日子。上午,家住长沙南门外碧湘街乌春巷以挑水卖水为生的贫民黄贵荪,将辛苦挣来的80文钱交给堂客(即妻子,长沙方言),嘱她到碧湘街的戴义顺...
山是水之源,水为米之魂。沿着祖国的版图,从东北之南,往东北之北一路行去,“盘锦大米”“清水大米”“桓仁大米”“吉林大米”“响水大米”“五常大米”,无不闻名遐迩。 东北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春天有暖化的雪水滋润土壤,夏季有火辣的太阳催熟作物,秋季落叶入土化肥养护,冬季落雪冰封养分,这样不间断的四季轮回,成就了东北的黑土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盘锦大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