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您还未开通数字报,数字报会员可免费查看!
草长莺飞的日子里,一不小心,就让春光刷了屏。城里的繁华整齐刻意,郊野的景致恣意烂漫。于我而言,更喜郊野自然之色,瞧,那田野里辛勤劳作的农人、沟坡间竞相争绿的野菜,还有那突如其来的花红柳绿……还有比此更逼人眼、爽人心的胜景吗?人勤春早,不单单是一种时令要求,还是一种神圣的仪式。古人重农桑,严格跟随时令的节拍祭祀,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不,在《诗经·...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建立盘锦垦区起,更多的利用电力带动脱谷机。经过脱谷机前,那飞溅的稻粒如钢珠般打在脸上,生疼。金色的稻粒撒落在坚硬的冻土上,散发着独特的稻香。 □辽宁于忠民 几千年前,人类的脱谷全凭人手在石头上摔打。后来变成禾戽垫仔。禾戽即禾桶,状似方形的木桶,垫仔就是将竹蔑编成的席子铺在地上。人在禾戽上甩打稻子,脱下的稻粒就进入其中,堆积在垫子上。这...
由李保田倾情演绎的电视连续剧《王保长》,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王保长欺上瞒下、中饱私襄、鱼肉百姓……坏事做了一大筐,人们不禁要问保长到底是多大的官,国民政府推行保甲制度的意义何在呢?国民政府颁布的《剿匪区年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规定:“10户为甲,10甲为保,联保连坐。”由此可知保长即屯里100户人家的头儿,国民政府推行保甲制的目的即是通过株连制度来强化统治...
菽,乃豆的总称。豆类作物是指豆科中的一类栽培作物,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红小豆等,它们被计入粮食产量。有种说法,五谷中的菽并不是所有的豆,而是大豆,并言大豆在周代被称作菽,秦汉以来才称为豆。古人为菽求年,以菽为祭品,菽多次融入古诗。 翻开《诗经》,诗人两三千年前便高唱菽歌。《小雅·采菽》开头写道:“采菽采菽,筐之莒之。”意思是采大豆呀采大豆,...